广电网
`
2011/11/8 13:51
三网融合:广电行业需要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0
0

2011年7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中谈到推进三网融合问题。“再如推进三网融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当前还存在许多技术上的挑战,需要在网络结构、网络核心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网络带宽、网络终端和业务方面加强自主创新,发展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文章中总理提出三网融合方面的问题,这表明国家很重视广电行业的发展。

在此前的一段时间内,广电行业的发展相比电信网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慢。从相关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很让人担心。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达2459.08亿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1)》(广电蓝皮书)出版),而电信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8988亿元(数据参见:2010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这足以看出广电行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电信行业,这也可能是国家推动三网融合的一个原因。

在“三网融合”方面,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广电很大的支持,但是面对电信网和互联网这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广电行业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三网融合对于广电行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广电行业如何在三网融合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呢?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劣势与优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广电行业的劣势

第一:广电行业的企业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运营主体,影响了行业的发展。温总理说:“体制问题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正是这一点上,暴露出我国体制上的一些突出问题,各部门、各行业往往不能在国家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

第二:随着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等多媒体多业务多功能的介入,一直在运营方面处于劣势的广电必须面对强大的电信带来的压力。

第三:我国有线电视是自发于闭路电视,此前广电行业实行“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政策,即将有线电视网大致划分省、地、市、县级传输网,这样的网络日益凸显出其掣肘弊端。在数字电视整转以及三网融合的推动下,目前虽已基本完成省网整合,但企业规模仍然较小,市场主体分散,不能形成有效的合作。“现在建立中国广电网络公司的时机还不成熟,前提是广电要先统一网络环境,做到‘一省一网‘,解决好广电系上市公司整合等诸多问题才行”。张彦翔认为。

第四:资金问题。有线电视的网络升级改造和全国整合,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国家会给予很大的支持,但是究竟能够拿出多少钱,还是个未知数。

广电行业的优势

第一:政策的支持。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不对称的开放了广电运营商可以经营电信和互联网等方面业务的权利,全力支持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和整合。

第二:强大专业的采编团队。他们使广播电视拥有丰富的内容,并且严肃性、原创性等占据主流地位。

第三:各级广电媒体,尤其是中央和省级媒体,在内容资源上拥有多年的巨大积累,这些内容资源经过数字化转换后,可以进行多种形态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各种媒体的原材料。

第四:广电网的覆盖面与覆盖率居于各种媒体之首,目前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7.23%。无论在传播渠道还是用户资源上都具有强大的优势。

在三网融合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认识到优劣势是相对的,优劣势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会转化的。比如,广电网络同轴电缆的带宽优势随着电信的光纤到户的数量增加而逐渐降低;广电的节目优势随着电信企业独资或投资现有的节目制作单位将会有所降低,而广电网络的双向劣势也会随着广电网络双向改造覆盖面的增加而下降等等。第二,人才的培养。广电的可持续发展来源于创新,创新靠的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所以要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不断增强广电网络的活力,不断增强广电网络的创新意识。第三,规范化管理。增强广电网络的系统性、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遗余力地推动广电网络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总之,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深入挖掘自身的潜力,以自己的优势,探索出属于广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