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9/2 15:20
《数据安全法》实施四周年:量子技术构筑数字时代“安全长城”
0
0

今年9月1日,《数据安全法》迎来实施四周年。作为我国数据安全领域首部基础性法律,该法通过确立数据分类分级、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核心制度,不仅为数据处理活动划定了明确边界,更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四年来,这些制度体系有效践行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成为维护国家数据主权和安全的重要基石。

在技术实践层面,数据安全防护手段持续迭代升级:从传统加密算法到多技术融合应用,安全防御体系不断强化。当前主流的综合防护策略涵盖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数据脱敏及安全审计等多维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传统加密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落实法律要求,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

在众多的数据安全手段中,量子科技崭露头角。其中,量子密钥分发(QKD)和后量子密码学(PQC)成为备受关注的技术。依托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可以解决跨域数据交互、数据共享交换、异地数据灾备等场景下密钥安全同步问题,保障数据在跨地域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助力企业高效安全开展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而后量子密码学(PQC)则通过重构经典密码的数学难题,采用抗量子计算攻击的算法结构,有效防御量子计算机利用Shor算法破解传统公钥密码体系。

不久前,中电信量子集团发布全球首个融合QKD和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通过多场景验证,标志着我国基于“QKD+PQC”的融合密码技术体系正式迈入可规模商用的新阶段,也预示着新一代量子安全基础设施实现了体系化的技术突破。“QKD+PQC”分布式密码体系创新性地采用了三层解耦架构,自下而上分别为“量子网络层”、“密码服务层”和“应用接入层”,其中量子网络层是基础,基于QKD技术保障跨域密钥分发的物理安全;密码服务层是核心,基于量子网络层互联的分布式密码资源池,提供标准化的密钥供给、分发和管理服务;应用接入层是手段,通过提供主流终端SDK和各类安全介质,让应用程序可快速接入以获取抗量子攻击能力。目前该体系架构已通过多场景验证,已将量子科技融入客户场景需求,推出“量子+通话”“量子+云网”“量子+平台”等一系列量子产品,形成覆盖政务、金融、能源、交通等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点领域的量子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数据安全法》的实施为数据治理提供了法治框架,而量子技术的创新则为这一框架注入“安全动能”。正如《数据安全法》立法精神所强调,安全与发展需“双轮驱动”。未来,随着量子技术与法治体系的协同演进,我国数据要素流通的安全屏障将进一步巩固,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C114中国通信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汪先生)。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