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中国移动通信辽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移动”)申报的“沈阳沈北低空经济区低空覆盖项目”,从全国数千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ICT中国(2025)案例征集”活动二等奖。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处于从“政策试点”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然而,低空通信与监管领域仍面临技术迭代滞后、政策适配不足与产业协同不畅等多重挑战,亟需通过系统性创新破解发展瓶颈,为万亿级市场释放提供核心支撑。通感一体基站的出现为此提供了新路径——它在传统基站通信功能的基础上新增感知能力,能更精准适配低空经济多元化需求。在沈北低空经济区项目中,新一代5G通感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为无人机赋予实时超高清图传、远程低时延控制、“永远在线”等重要能力,同时借助低空感知能力创新无人机管理模式,助力区域构建全新的“低空智联网”生态。
沈阳发布的《沈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到2026年要实现低空飞行器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智慧城市管理等领域高效服务,并重点完善飞行保障体系,推动智能高效新型运行服务体系建设、拓展低空空域、优化低空网络信息服务。该项目以沈北低空经济区低空通感网络建设为核心,覆盖虎石台大学城物流航线、蒲河低空旅游观光场景、多个无人机起降点等八处区域,可满足低空无人、载人飞行器的网络需求,为区域低空物流,安防、空中交通管理等业务提供支撑。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部署通感一体基站 30 站以上,覆盖航路航线超 20 公里,将为辽宁打造低空智联网示范样板。
中国移动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崔铎表示:“中国移动作为网信领域的排头兵,始终践行“低空数智基建的引领者、低空平台能力的汇聚者、低空数智服务的提供者”使命,在集团的统一指引下,辽宁公司积极布局5G-A通感一体网络、低空智联网及边缘计算能力等关键能力,为低空经济融合应用场景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设施底座。此次,我们依托在沈北区域落地的通感一体网络资源,开展深度联合技术攻关,重点聚焦低空飞行场景技术验证,这将为后续相关技术的大规模商用部署夯实基础。此举既是本地化技术实践的突破,更将为辽宁低空经济培育新优势、打造新增长极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