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0/2/28 19:37

两岸四地青少年首次实现业余无线电通联

新华网  赵博 查云帆

“两岸四地共希望——希望一号卫星青少年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28日在北京、南京、广州、台北、香港和澳门同时举行。6个分会场的青少年运用自己的无线电通信知识,通过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进行无线电通联,互相送上元宵节的诚挚祝福。

在设于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北京分会场,记者看到,来自数十所中小学的青少年无线电爱好者欢聚一堂,等待着卫星经过北京上空的那一刻。大约在上午8点30分,“希望一号”卫星开始传来信号,经过机器设备的调试,来自各分会场的实况音像相继传来。

上午9时许,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高二学生程谦、北京市盲人学校初三学生张裕焓代表北京的青少年无线电爱好者,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钱皋韵等无线电领域的“大朋友”们一起,率先向其余5个城市的同龄人送出约为3分钟的元宵祝福。“欢迎大家到北京来做客,北京欢迎你!”程谦大声地对着对讲机发出邀请。

随后,各地的祝福声如接力般从空中传来。“我是北台湾科学技术学院的老师,第一次通过无线电与两岸四地的青少年朋友们交流,希望这个活动能搭起两岸交流的桥梁,祝愿大家元宵佳节快乐,平安、顺心。”“我是广州市同福中路第一小学的学生,我在这里邀请大家到广州来看亚运会……”“我是香港九龙工业学校的学生……”,北京分会场响起一阵阵欢呼。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宇航学会秘书长杨俊华表示,让青少年亲身参与航天活动将激发他们学习航天科技和业余无线电通信知识的热情,有助于树立科学的理想和抱负,为今后中国航天事业作出贡献。

2009年12月15日发射成功的“希望一号”科普卫星是中国第一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尽管重量只有大约60千克,却承载了中国青少年的无穷科学梦想。除此次两岸四地青少年“空中”通联外,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科协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如“‘天圆地方’五色土图形在太空中变化情况竞猜活动”“希望一号图像识别大赛”等。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