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09/1/7 11:15

侯自强:说国内3G建设滞后是国外厂商障眼法

赛迪网  

1月7日消息 3G发牌后,国内将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以刺激内需,对此,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著名电信专家侯自强教授在接受赛迪网采访时表示,预计未来两年3G投资规模有两三千亿,但是移动互联网能否因此而快速发展很难说,如果巨资构建3G网络,而在业务创新和拓展上滞后,在这轮投资热潮中获益的只能是电信设备商。

侯自强表示,虽然中国移动已经在10个城市中建设了3G网络,并在奥运期间实现了试商用,但是现阶段的3G网络定位有问题,很大程度上仍是和2G网络挤凑在一起,没有创新的服务和应用,3G的网络和终端没能提供用户期待的3G体验。他举了个例子称,中移动在TD试商用期间向用户赠送手机,赠送话费,但是用户体验并不够好,有些终端甚至处于闲置的尴尬境地。

侯自强认为3G的优势在于数据业务,而非语音,随着运营商新一轮3G投资的加强,3G建网的模式需要进一步调整,而不是像早期那样覆辙重蹈。

按照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的说法,3G牌照发放后,未来三大运营商在3G领域的投资规模将至少达到2800亿人民币,对此侯自强建议运营商在发展3G网络时采用扁平化的架构,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实现向LTE的平滑过渡。

“技术上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最大的挑战还是业务拓展问题”,侯自强表示,如果不能实现网络与相关业务的有效对接,3G投资只会对设备商有好处,而运营商将受损害,用户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侯自强还表示,说国内3G建设滞后,完全是国外厂商的障眼法,事实上,我国的现有的2G网络发展已经非常完善,用户移动上网的体验丝毫不逊于国外。南方特别是广东地区的移动互联网已经非常发达,手机上网资费也很便宜。很多20岁左右的年轻人,包括学生族,打工仔,因为宽带上网条件有限,都会选择手机上网。

“这些人,即使每个人每个月只贡献20元,但人群规模大,对运营商来讲,将是一笔巨大的收益。”侯自强表示,撇开3G的投资云雾,运营商更应该关注的还是业务的创新和拓展,广东地区的经验完全可以推广。

侯自强最后还表示,手机上网在我国虽然已初具规模,不过仍然是娱乐为主,未来还需要实现向商务和信息服务转型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