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大运营商半年报出炉。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数字化转型成绩单,在产业数字化、云计算、智算中心等领域的布局持续深化,推动收入结构优化,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产数业务加速发展
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在产数业务上表现突出,收入增速显著,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动力。
中国电信的产业数字化收入达749亿元,AIDC收入同比增长7.4%。其中,天翼云收入573亿元;智能收入达63亿元,同比增长89.4%。中国移动的“移动云”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1.3%,政务云、医疗云、工业云等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加速落地。中国联通的算网数智业务收入达454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上半年,联通云收入达到376亿元。联通数据中心收入达到144亿元、同比增长9.4%,AIDC签约金额同比增长60%。
智算中心布局竞赛加剧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广泛普及和算法的日益复杂,对于计算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智能算力成为算力供应商及算力需求方的主要发展方向。
中国电信适度超前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围绕市场需求,推进推理池建设,在京津冀、长三角万卡集群基础上,积极引入新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节点建设超节点形态集群,实现智算供给量与质的双重跨越,自有智能算力达到43EFLOPS,同时广泛接入合作伙伴算力。
中国联通优化算力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建设运营上海临港、呼和浩特宁夏中卫和青海三江源等万卡智算中心,推动先进算力和绿色电力的融合发展。数据中心能力储备达到2650MW,智算总规模达到30EFLOPS。
中国移动在智算领域“N+X”智算能力布局不断完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首批13个智算中心节点投产。
“平台+生态”协同破局
尽管成绩斐然,运营商仍需直面市场竞争加剧、算力投入压力等挑战,下半年发展路径逐渐清晰。
面对互联网厂商,尽管运营商凭借网络和政企资源具有一定优势,但运营商更需要在商业模式和客户服务上进行大幅革新。中国电信在业界率先发布算力套餐,发挥“算力+连接+算法+数据+安全”的全要素算力服务优势,为客户提供全系列、标准化、一站购齐、便捷交付的算力服务产品。
同时运营商通过“平台+生态”模式突破资源瓶颈。由中国移动牵头,联合中石化、中粮等53家央企共建的“焕新社区”开源平台(2025年国资委重点项目),已开放120个预训练模型。
智算中心的建设需要巨额资本开支,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完成资本开支584亿元,下半年中国移动资本开支投向重点依然是围绕算力领域展开,而算力的核心是人工智能。中国电信也表示下半年,随着人工智能规模应用的快速发展,公司预计在该领域投入更多资金,以支持业务拓展。中国联通预计全年资本开支规模下调至550亿元左右,其中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