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27日,第二届CCF分布式计算大会暨中国算力网大会(CCF Computility 2025)在甘肃兰州盛大举行。作为国内分布式系统与算力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1400余名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和技术从业者共襄盛举。
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院在本届大会上组织并承办了“基于智能泛在云的分布式云网技术论坛”,聚焦智能计算背景下云网技术的创新突破与实践探索。论坛由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云计算研究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吴杰,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院资深主任研究员李赓、研究员黄潇瑶共同担任主席,邀请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多位权威专家作专题报告,围绕“泛在连接、智能内生、云网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展开深入交流。
论坛开场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金海教授致辞。金教授对论坛主题表示高度认可,指出论坛内容高度契合大会主旨,分布式云网是实现算力网“最后一公里”打通的关键技术。随后,论坛围绕智能泛在云架构下的系统设计、软件栈优化、国产算力支撑能力、网络调度机制以及平台级技术实践等多个层面展开深入探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过敏意教授分享了《智能计算时代的云基础设施构建及系统设计》,系统阐述了资源池化、智能加速器调度与新型基础设施架构等关键技术。清华大学的武永卫教授带来《九源智能基础软件栈的研制与实践》,介绍了一套面向国产软硬件平台的智能基础软件体系。来自智算领域的刘方明教授在报告《国产算力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机遇、挑战与应用前景》中,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探讨了大模型支撑体系的构建与演进。复旦大学的徐扬教授则聚焦网络侧问题,报告《可编程网络调度关键技术研究》深入剖析了网络芯片调度器的发展趋势与技术路径。来自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的陈浩研究员通过《智算互联调度平台技术应用探索》,分享了中国电信“息壤”平台在异构算力统一调度与算力服务方面的落地实践。
基于智能泛在云的分布式云网技术论坛现场
作为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吴杰院长受邀发表主旨报告《云网融合中的资源分配模型》。报告首先介绍中国电信在云网融合方向的几个阶段,并介绍电信云计算研究院在智能泛在云体系下的整体布局。报告围绕云网融合核心挑战一体化调度问题,介绍了如何通过软管模型对计算与网络资源进行统一建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种高效的虚拟机放置与带宽分配联合优化方法,实现数据中心中最大工作负载及最大工作负载下的最小的带宽预留,并与现有代表性方法(Oktopus)进行了深入对比,展示了其性能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在此框架下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路由算法,以及一些未来可能的扩展方向。通过理论建模、算法设计与实证评估的结合,报告为云网融合中的调度机制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引发与会专家广泛关注与深入讨论。
吴杰院长做大会主旨报告
除论坛与主旨报告外,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院还在大会现场设立展台,面向参会代表集中展示云研院整体定位、研究方向及重点成果,并同步介绍了天翼云在智能算力服务等方面的核心能力与典型应用。通过展台交流,进一步增强了业内对中国电信在关键领域布局与技术能力的了解,有效扩大了云计算研究院及天翼云的行业影响力与品牌认知度,助力高层次人才引育与科研生态建设。
中电信云计算研究院展台
在大会晚宴环节,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院资深主任研究员李赓代表中国电信领取了由大会主办方颁发的“赞助商奖牌”,以表彰中国电信对CCF Computility 2025大会的大力支持,体现了企业在推动分布式计算与算力网络发展中的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李赓代表中国电信领取赞助奖牌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以及主旨报告的精彩呈现,充分展现了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院在智能泛在云与分布式系统领域的深厚研究积累与持续创新能力。面向未来,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院将继续聚焦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强化与产业和学术界的协同合作,积极服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新一代算力网体系高质量发展与演进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