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局(ITU-T)SG15会议期间,华为助力中国移动联合业界在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领域取得多项里程碑成果,标志着新一代通信技术SPN/MTN(Metro Transport Network)在标准化、产业化及未来演进方向上再次实现关键突破。双方通过深度协同,推动SPN技术体系向更高效、更智能的下一代网络迈进,不仅在国际演进路线上明确SPN是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下一跳演进方案,也为B5G(Beyond 5G)承载时代奠定坚实基础。

华为、中国移动ITU-T SG15参会代表
一直以来,华为作为中国移动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助力中国移动联合业界锚定SPN技术体系赋能算力网络,加速行业数智化发展。本次会议为该目标的达成又推进了一大步,聚焦AI、智算、数联网等新兴业务领域,取得三大成果。
GSTP.MTN白皮书发布重构传输网络技术范式
在此次会议上,ITU-T正式发布了《GSTP.MTN白皮书》,首次系统阐述了MTN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原理,并明确其作为SDH替代方案的核心价值。
·技术突破:MTN通过灵活分组化架构、硬管道切片及超低时延特性,支持电力、铁路、运营商专线等场景对SDH的全面替代。
·国际认可:白皮书内容获得ITU-T SG15(SDH/OTN国际标准制定权威机构)正式背书,成为全球首个由产业主导、标准组织认证的新一代传输技术规范。
·行业影响:该成果基于SPN技术体系架构,实现统一技术内核下TDM与分组转发的有机融合,是我国在信息通信领域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
G.sup.92(ex. G.sup.DCsync)标准发布定义数据中心同步新范式
会上,ITU-T G.sup.92数据中心网络同步需求架构标准成功发布,首次提出移动承载网为数据中心提供授时服务的解决方案,推动SPN深度融入算力网络生态。
·核心价值:通过引入SPN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SPN可为数据中心提供端到端同步能力,实现“入算”和“连算”。
·产业牵引:中国移动研究院韩柳燕专家与华为吕京飞专家担任标准编辑,联合全球运营商、设备商达成技术共识,为数据中心同步场景提供统一标准框架。
·生态意义:该标准将加速SPN在云网融合、算力网络中的规模化部署,助力全球数据中心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同步服务。
MTN 800G立项面向B5G时代的带宽革命
针对B5G时代对灵活组网和超大带宽的需求,中国移动与华为联合推动MTN 800G技术立项,开启传输网络带宽演进新篇章。
·技术前瞻性:MTN 800G通过采用灵活时隙创新架构,实现业务带宽按需匹配,同时单端口带宽突破800Gbps,相比主流应用的200GE端口提升3倍以上,满足未来5到10年行业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差异化按需灵活承载的需求。
·产业协同:华为计划支撑中国移动联合开展技术验证,确保800G方案与现有SPN/MTN网络的兼容性,降低运营商升级成本。
·推广应用:该技术将优先服务于8K视频、工业互联网、AI数据中心等高带宽场景,为B5G网络提供核心承载能力。
华为与中国移动此次合作成果已载入历史,面向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前行,持续深化战略协同,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通过联合产业链伙伴,双方将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产业生态,不仅为全球行业贡献新一代承载网技术的“中国方案”,更为B5G时代的网络重构与数字化转型注入澎湃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