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9/25 19:16
中国电信发布边云协同算网解决方案:让企业放心用算、高效用算
0
0

C114讯 9月25日专稿(蒋均牧)2025年,被业界公认为“推理元年”。随着DeepSeek、通义千问等开源大模型持续引爆市场,企业微调(Fine-tuning)与二次训练(Re-training)需求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认为,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EFLOPS,增长43%,远高于通用算力增幅;中国信通院预测,到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2782EFLOPS,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

然而,企业自建算力面临初始投资大、运维成本高、资源闲置严重等痛点,传统算力租赁又往往难以满足数据隐私和合规要求。一个老问题被推向舞台中央: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让算力像水电一样随取随用,又能让数据像锁在金库里一样安全无虞?这看似不可兼得的“鱼与熊掌”,正成为行业先行者试图破解的核心命题。

就在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期间举办的新质互联网-AI WAN产业论坛上,中国电信跨出破局一步,联合华为发布了边云协同算网解决方案,将技术创新化作实实在在的商业与社会价值,不仅让企业“用得上算力”,更让企业“用得放心、用得高效”。此举亦标志着中国电信算网一体化发展进入深水区,开启了技术与商业双轮驱动的落地新篇章。

算网重构:从“连接管道”向“智能生命体”演进

“人工智能正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迈进智算新时代。”中国电信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雷波以一席演讲概述了边云协同算网解决方案的底层逻辑、创新优势和落地实践。他指出,每一次技术代际跃迁都伴随着网络架构与服务能力的重构——从IP-to-X到Cloud-to-X,再到如今的AI-to-X,网络从“连接管道”演进为“智能生命体”。

AI的狂飙突进,驱动了企业算力需求、尤其智算需求的持续上涨,引发从自建到租赁的商业模式变化,由此带来一系列挑战和变化:

数据安全成为企业用算“生命线”,金融、医疗、政务等行业对核心数据不出园区提出严苛要求。据中国电信调研,85%的央国企、政教医客户选择租赁算力时,将“数据隐私保护”列为首要考量。与此同时,算力弹性成为业务发展“必选项”,AI业务存在明显的潮汐特征,训推峰值与谷值差异显著。企业需要能够按需扩缩容的算力服务,避免资源闲置与投资浪费。此外,网络质量成为算力效能“压舱石”,AI业务流具有流大、高突发特征,十万分之一丢包就会造成网络吞吐下降50%,从而造成算卡资源浪费。因此需要新的智算广域网技术来解决长距传输算效不下降的问题。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亦在发言中强调,AI加速向千行百业渗透,对网络提出智能无损、高速高效、安全内生、绿色节能等新需求。构建面向AI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任务。

中国电信依托其在算、网、端领域的持续深耕与技术创新,重磅推出边云协同算网解决方案,为用算企业提供算网一体化服务,完美解决了企业在数据安全与算力弹性方面的核心痛点。

三侧创新:数据安全与算力弹性可兼得

“边云协同”在宣传PPT中并不鲜见、出现频率堪比“赋能”,但真正能将之落地为解决方案的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中国电信能做到?雷波用“三侧创新”给出了答案。

“总体来讲,边云协同算网解决方案具有一站式方案的轻便、简洁,可以让客户快速实现算力扩容,也能保证训推数据的安全性,最终的综合成本亦可做到最优化。”他指出,这得益于“算、网、端”共同的创新与能力提升。

算侧创新:模型分层部署,数据不出域。针对企业私有数据的高安全性要求,方案创新性推出模型分层部署技术,构建端到端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在企业园区部署Embedding&Unembedding及模型首尾层,样本、Prompt等核心信息在本地输入,Token在本地生成,实现隐私数据全程不出域;中间层传输经模型转化的高维向量数据,即使被截取也无法还原原始信息;云端算力仅部署模型中间层,无法拼凑出完整模型结构。中国电信在现网部署该关键技术,已对DeepSeek和Qwen等主流大模型完成实证测试,结果显示网络侧和服务器侧无法通过中间数据重建私有数据,从技术底层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网侧创新:业务流高性能传输,训推高算效。为应对AI流量对网络的冲击,中国电信联合华为突破智算广域网的相关技术,实现成本与效率的精准平衡。通过租户级精准流控,实现多租户统计复用+无损转发,边云协同训推算效不低于95%;基于精细化逐流调优算法,网络吞吐率可提升至90%;借助算力感知能力对关键帧加速调度,带宽收敛比提升至320:1算效不突降,大幅降低按算力卡能力建网带来的带宽成本。

端侧创新:端侧算网一体,极简部署运维。为响应企业轻资产运营诉求,中国电信通过部署华为智算CPE,构建了高效便捷的接入与运维体系。实现不同带宽的灵活收敛对接,结合租户级流控与企业侧协同反压机制,搭配IPv6+iFIT统一流级路径检测能力,可满足企业训推算力与RoCE网络的一体化部署需求,达成“一键式开通、极简化运维”的目标。

中国电信边云协同算网解决方案的创新,不仅解决了企业在AI应用中的数据安全与算力弹性扩容问题,还推动了算网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经济、高效、安全的服务。这对于推动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无疑有着极其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实践落地:千行百业迎来AI普惠新范式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中国电信已在上海、北京等地先后开展了边云协同算网方案的现网试点,覆盖航运、医疗等高敏感行业。

在上海,中远海科作为国内航运数字化领军企业,其航运大模型训练涉及大量航道、船舶、港口敏感数据。面对浦东园区机房空间与电力不足的困境,中国电信为其部署边云协同方案,在临港智算中心与企业园区之间搭建110公里“智算专线”,将模型首尾层部署于企业侧,中间层拉远至临港智算中心。实测数据显示,在百公里距离、320:1带宽收敛条件下,推理算效损失<5%,完全满足业务需求。

在北京,安贞医院在推进病例生成、智能导诊等AI应用时,面临病历数据隐私强监管与本地算力不足的双重压力。医疗场景对“数据不出院”是刚性要求,北京电信将其Qwen 32B/70B模型训练任务拉远至240公里外的武清智算中心,通过分层部署与无损网络保障,在5G带宽下实现算效损失<5%,且全程病例数据不出医院园区。

雷波表示,中国电信将持续推进“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升级,以AI为引擎,打造一体化算力互联网,充分释放算力基础设施潜力;面向千行百业,打造“算力+模型+网络+安全”一体化分布式训推服务,提供算网一体的标准化、场景化产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面向未来,随着AI应用深入千行百业,AI WAN有望成为一个“基础配置”。中国电信边云协同算网解决方案的发布,恰是AI WAN从概念走向现实的绝佳示范。事实证明,中国电信通过“算、网、端”三侧的创新,实现了数据安全与算力弹性扩容的“鱼与熊掌”兼得,并已将方案做成了可复制的“商品房”。有了标杆,规模化就不再遥远,相信千行百业很快将迎来AI普惠新范式,共赢AI时代新增长。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