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电力”)信息通信公司联合华为,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基于细颗粒OTN(OSU)的5G切片隔离网试点验证项目。本次试点聚焦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用电涉控类业务(如配电自动化“三遥”、新型负控等)的安全可靠承载需求,创新性地探索了5G和细颗粒OTN(OSU)新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实践。项目成果不仅验证了该通信方式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为国网总部相关部门制定配用电通信网络方案及安全防护策略提供了重要实践参考,为后续在国网系统内的规模化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配网及中压回传通信网作为支撑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核心枢纽,其可靠性直接关乎电网运行平衡、稳定控制及极端工况下的基础保障能力。我国在配电通信网建设中已形成成熟实践,深度融合供电区域分级、服务质量需求与技术特性,实现因地制宜的差异化部署。当前,在A+、A类及部分B类供电区域,光纤凭借高带宽、确定性时延、抗电磁干扰等优势,已成为配电通信传输的主流通信介质。然而,针对偏远地区或光纤暂难覆盖的区域,亟需引入无线通信技术破解配网回传瓶颈。
在此背景下,国网四川电力信息通信公司率先探索5G通信技术在配用电涉控类业务中的创新应用——在严格保障电力业务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成功验证5G承载业务的关键性能(时延、抖动等)具备确定性,并完全符合电力行业严苛规范,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安全高效的通信架构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本项目通过在电力机房部署5GC回传传输OSU设备,实现与运营商网络的高效对接。该设备采用信令与用户数据分流技术:电力用户数据业务流直传至电力专用UPF,信令流则回传至省公司A栋通信机房的5GC核心网元。本项目最终选择国网四川电力信息通信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供电公司”)以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天府新区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天府新区供电公司”)相关站点和网络资源,实现天府新区供电公司生产控制大区UPF与省公司5GC核心网元间的信令交互,全程经由该OSU设备可靠转发。在可靠性上,为满足电力通信"三双"(双电源、双设备、双路由)高可靠要求,方案在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及省公司A栋各新增2套5GC回传接入设备(共4套),并新建4条10G光通信网链路构建冗余传输通道。另外,此架构将承载天府新区供电公司、成都供电公司的配电自动化"三遥"、新型负荷控制等配用电涉控类业务,实现业务接入、RB资源分配与故障管理的智能化,显著降低运维压力、缩短停电时长,全面提升供电可靠性与电网调峰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在承载技术层面,本项目核心采用光业务单元(OSU)技术。作为新兴主流技术,OSU已获国内权威标准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第18号公告》发布:YD/T 4855-2024《基于光业务单元(OSU)的光传送网(OTN)设备 通用要求》、YD/T 4856-2024《基于光业务单元(OSU)的光传送网(OTN)设备 功能要求》,《2025年第13号公告》发布:YD/T 6438-2025《基于光业务单元(OSU)和细粒度OTN(fgOTN)的光传送网(OTN)管控技术要求》。采用细颗粒OTN(OSU)作为5G切片回传承载网,具备以下核心优势:
1、业务基于IP灵活映射到OSU管道
通过IP与OSU管道的智能动态映射机制,在业务接入层实现精细化流量调度。业务接入点依据IP五元组特征,将信令流与用户数据流实时分流至独立的OSU硬管道,确保关键控制指令与普通业务数据物理隔离。该架构突破传统VPN的虚拟隔离局限,实现从接入到核心的端到端业务物理隔离,同时满足电力监控系统“纵向加密、横向隔离”的安全规范。
2. 远距离传输能力
依托OTN(光传送网)体系底层优势,OSU技术继承大容量、低损耗的光传输基因。采用增强型FEC(前向纠错)编码与分布式拉曼放大技术,有效补偿长距传输中的信号衰减,在无需中继设备条件下支持≥80km的超远距稳定传输。相较传统方案,OSU在同等距离下降低时延30%,误码率优于1E-12。此项能力彻底解决山区、荒漠等偏远区域的配电通信覆盖难题,实现省调中心对边缘配电房的无损监控,为新型电力系统广域协同控制奠定物理基础。
3. 安全可靠架构
l 硬管道物理隔离:通过OSU帧结构的时隙隔离划分实现业务间物理隔离,彻底规避数据泄露风险,时延确定性达μs级(抖动≤±1μs)。
l 电信级保护机制:采用OSUFlex SNCP(子网连接保护)技术,在环网/链型拓扑中建立主备1+1光路径。当光纤中断或节点故障时,通过开销字节实时感知并触发倒换动作,保护倒换时间严格控制在50ms内,满足配网差动保护、自动负荷控制等业务的“零感知”切换要求。双机制叠加形成纵深防御体系,故障恢复成功率提升至99.999%。
4. 灵活高效带宽管理
基于OSU标准,OSU支持2M~100G带宽的无损动态调整。通过网管系统或SDN控制器,可实时按需触发以下操作,使网络利用率从传统静态管道的40%提升至85%以上,新建业务开通时间从天级缩短至分钟级:
l 带宽扩容:当负荷控制业务突发流量时,在线提升管道容量(如10G→40G),业务流量无丢包、无中断;
l 颗粒度适配:以2M为最小单位精准分配管道资源,匹配配电终端(DTU/FTU)的碎片化接入需求。
通过5G切片技术与华为细颗粒OTN(OSU)解决方案的深度协同创新,国网四川电力信息通信公司成功完成全球首例配电自动化“三遥”、新型负荷控制等实时涉控业务的端到端承载验证。该项目不仅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了安全可靠、确定性时延的通信范式,更通过三大核心价值奠定行业里程碑:
l 标准引领:输出配用电通信网络架构、安全防护体系的国网级实践指南,为总部决策提供实证支撑;
l 生态筑基:验证细颗粒OTN(OSU)硬管道隔离+5G切片双保险技术路线的规模推广可行性,覆盖A+至C类全场景供电区域;
l 未来锚点:开辟“通信-电力”跨域融合新路径,赋能源网荷储互动、配网自愈等新型电力系统核心业务。
此实践标志着我国电力通信正式迈入“业务感知、管道可控、安全内生”的智能化时代,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数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