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08/8/6 11:10
数据业务收入仅占9% 电信业竞争模式亟待转轨
0
0

尽管电信业仍然持续增长,但是行业经济效益并不乐观。工信部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98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低于同期GDP增速1.2个百分点。其中,数据通信网业务实现收入37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4%,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4%。

由于语音业务趋于低值化,加上数据业务尚未形成规模,电信业增速继续落后于GDP增速。分业经营格局下,电信业务结构性矛盾突出。而全业务改革完成后,市场竞争将被导入融合业务领域,电信业竞争模式亟待转变。

语音业务占比过高拖累行业经济效益

由于移动对固定的替代,固网在用户、话务量及收入等方面进入衰退期。今年前6个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增加5345.1万户,达到60075.7万户,而固定电话用户减少931.6万户,达到35632.1万户。从话务量来看,上半年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比去年同期下降6.6%,而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比去年同期增长32.9%。

在电信业务收入结构中,移动通信网业务已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统计显示,上半年,移动通信网业务达到213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53.6%;而固定本地电话网业务收入879.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2.1%。

“数据超过语音”是电信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从长远来看,语音业务的增速是在不断下降的,而数据业务才是未来竞争的重点。总体来看,现在数据业务在电信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偏低。2005年,全国数据通信网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例为6.8%,2007年,这一比例只升至8.4%。

一般来说,电信业应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我国电信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移动业务快速增长,与固话业务用户增长慢、经济效益低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发展差距逐步扩大,竞争架构严重失衡。”电信业在中国移动强劲势头的拉动下虽然保持增长的态势,但这并不能掩盖其结构已严重失衡直接影响行业经济效益的问题。

在未来2-3年内,语音业务仍将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行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电信专家李进良就曾说过:“重组后的一两年,经济效益不会有明显改善,仍然是中国移动独占鳌头,不可能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失衡格局下数据业务发展出现“瘸腿”

语音业务替代性竞争主导市场,中国移动在语音业务上的霸主地位无可动摇。专家表示,在重组完成后的一到两年内,如无特别的监管政策出台,预计中国移动用户将继续增多,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用户持续流失的状况不会改变。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移动的用户数已达4.15亿户,且平均每月净增用户754万户,增速惊人。

近年来,我国的移动通信运营业发展得很快,但是空心化发展趋势明显。失衡格局下,强势运营商对新业务的创新动力不足。财报显示,中国移动目前的非话音业务,即增值业务只占业务收入的25%,且对短信业务比较依赖。与欧美、日本领先的电信运营商相比,在数据业务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这不仅给中移动发展埋下隐患,也不利于电信业做大做强。

相比之下,为降低语音业务萎缩带来的影响,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非语音业务发展上不遗余力。数据显示,非语音业务已占两家总收入的38%。中国电信非语音业务收入去年占总收入比重为36.5%,并计划今年将该项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提升至50%。然而,因为没有移动业务经营权,这样的业务拓展显得很有限。

语音业务低值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单纯依靠语音业务上的竞争无法适应未来的市场环境。国内电信运营业须向国际看齐,尽快填补数据业务发展短板,而非仅仅局限于语音业务的血拼中。重组后,将形成三家全业务运营商,数据业务偏弱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