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于通信网络在物联网架构中的缺位,使得早期的物联网应用往往在部署范围、应用领域等诸多方面有所局限,终端之间以及终端与后台软件之间都难以开展协同。随着物联网发展,建立端到端的全局物联网络将成为必须,通信网络将成为物联网的基础承载网络,移动通信终端也可实现与物联网终端的融合,从而为电信业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电信业开拓行业应用突破口
·电信网络可成为物联网底层网络架构
·建立新商业模式是物联网发展关键
殷月明:物联网是一个潜在的未被充分开发的巨大市场,预计到201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7000亿美元。物联网的发展将推动智能传感器、无线网络(如TD-SCDMA/TD-LTE)、数据承载网络、应用平台等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的升级,同时还会催生新的信息服务商业模式,并为实现两化融合提供关键支持。
今后几年,我国在医疗卫生、智能电网、汽车电子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将会有较大投入,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将远程医疗、智能测量、汽车信息通信和视频监控类的应用作为电信行业开拓市场的突破口。
常刚:物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涉及很多相关技术,比如蜂窝网、传感器、短距离通信、智能控制、终端等,而且将围绕不同的产业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联网应用,为相关参与方提供了广阔的商业机会。
我们预计2020年全球移动用户(连接)将超过500亿,移动通信网络将成为物联网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人与人之间通信,人与网络之间的通信,物与物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
目前,基于移动网络的M2M(机器对机器通信)应用已经启动,伴随着3G所带来的移动宽带能力,移动网络所支撑的物联网应用的前景更加广阔,例如:无人值守站机房监控和远程维护、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与抄表数据传输等。
移动网络将成接入主流
·移动网络将是最主要接入手段
·物联网将从单一走向融合
刘玮:我认为物联网大概可以分为三层,包括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首先,在物联网的感知层是把对于客观事物的感知能力会聚在一起。在这一层里,我们需要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要求实现对被感知目标的低成本、可靠的感知。
其次是网络层。作为电信运营商,我们要把网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数据交互网络。
最后是应用层。由于物联网在实现广泛接入时,会产生非常庞大的数据流,这时就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信息处理中心。传统的信息处理中心是难以满足这种计算需求的,在后台需要引入云计算中心。中国移动准备和其他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把一些应用服务集中起来,成为一种能力,提供给第三方,实现计算能力的共享,来达到低成本的运营。
殷月明:物联网的接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认为网关设备是最适合将多种接入手段整合起来,统一接入到电信网络的关键设备,网关可满足局部区域短距离通信的接入需求,实现与公共网络的连接,同时完成转发、控制、信令交换和编解码等功能,而终端管理、安全认证等功能保证了物联网业务的质量和安全。
物联网需要一个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具有覆盖广、建设成本低、部署方便、具备移动性等特点,使得无线网络将成为物联网主要的接入方式,而固定通信作为融合的基础承载网络长期服务于物联网。
常刚:物联网的终端都需要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发送或者接收数据(这些数据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声音、视频、普通信息数据等),考虑到方便性(需要数据线连接)、信息基础设施的可用性(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方便的固定接入能力)以及一些应用场景本身需要随时监控的目标就是在活动状态下,因此移动网络将是最主要的接入手段。
在接入能力解决之后,对物联网的终端管理以及相应的应用,都是搭建在一个融合的全业务的网络之上的,不用区分这是移动网络还是固定网络。当然,因为这个融合网络中服务的用户或者终端,绝大多数都是移动连接,也可以认为是移动网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