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09/9/11 16:05
中国移动应用商店的博弈
0
0

中国移动MobileMarket,业界爱称“移动MM”。自从7月初,媒体爆料中国移动应用商店MobileMarket将在8月正式上线。近日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消息,移动MM将于8月中旬正式亮相。

移动MM给予其软件和应用提供方的3成利润能够吸引多少人的目光。有业内人士分析,这种三七分成的模式将成为移动MM成败的关键,也将直接决定其是否会重走“移动梦网”的老路。其商业模式原型是苹果iPhone的APPStore,即通过为软件和应用开发方提供一个在线销售平台以及计费通道,从而获得分成收入。

MobileMarket的蹒跚学步会是一片坦途吗?移动MM(美眉)会如业界给予她的爱称一样光鲜亮丽吗?敬请关注本期一周观察:中国移动应用商店的博弈。

本期主持:通信世界网总编辑 刘启诚

本期嘉宾:《通信世界》周刊总编辑 杨海峰,bda中国首席分析师 刘宁

从左到右:刘启诚、杨海峰、刘宁

背景

MobileMarket是中国移动在3G时代搭建的增值业务平台,,该平台将为中国移动的智能手机用户提供各种手机应用、娱乐、视频等软件,软件通过下载和安装在智能手机上之后,可以为手机增加多种商务和多媒体功能。中国移动参照当前国际上各类手机应用商店的主流模式,根据商品实际销售收入,以信息费方式进行结算,分成比例为三七开。

开发者将获得商品实际销售收入的70%,中国移动获得商品实际销售收入的30%。如果是个人开发者,中国移动会委托第三方公司与其签约结算,确保其获得实际应用销售收入的70%。另外,中国移动完全享有用户交纳的通信费用。

据悉,MobileMarket曾于7月3日短暂上线,但上线时间72小时后就关闭了。据了解,当时MobileMarket网站已经能提供582款游戏,178个手机主题和344个各类软件引用。8月11日,中国移动的MM应用软件商店(http://www.mmarket.com/)本日在上线数小时后,再次关闭,MM应用程序商店的首页恢复到早前的“即将上线,敬请等待”字样。

目前中国移动MobileMarket开发者社区已向用户开放注册并征集作品,并建议开发者在商场发展初期对Ophone及JILWidget应用商品进行零资费设定,或在“0-15元”整数范围内尽可能进行低资费设定,以促进移动应用商店初期的业务发展。

刘启诚:今天很高兴请到bda的资深分析师刘宁先生。我们今天的话题主要是讨论移动应用程序商店,也就是移动将在下周一发布的“Mobile Market”的手机应用程序商店。首先,我认为移动应用商店作为3G业务增值平台,提供各种手机应用,中国移动对这个平台抱着很大的期望。移动MM在中国炒的比较热,刘宁,您对中国移动做的这件事情怎么看?包括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种种问题,因为不仅有开发者的问题,还有终端的问题,还有安全的问题以及最终用户认可不认可的问题。

另外我认为苹果做成功的模式不一定是普遍的模式,中国移动还需要从哪个方面下工夫?

刘宁:我一直跟踪移动增值业务市场,但APP store在全球流行起来的时间并不长,苹果也才仅仅一年。但为什么这么火,一个是苹果的示范效应,无论从终端销量还是终端运营情况和销售软件情况来看,都是很令业内吃惊的。它不仅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增长,而且很有影响力。虽然iPhone销量很小,但影响力却是放大的,对整个产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运营商及其他的手机厂商也都在学习这个模式。

为什么大家突然关注APP store这个模式,我认为,一个是现有的电信增值业务,移动从03年引入梦网模式之后,增值业务确实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增值业务比例现在已经能够占到28%,将近30%的水平。但再往下一步发展,可能增速会越来越减缓,已经看到一些成熟的业务,像彩铃,渗透率已经达到70%多,快接近80%。像WAP短信这些传统的增值业务增长的速度都有减缓的趋势。下面重新寻找一个收入增长点,尤其和增值业务相关的,就在这个时候,大家在过去一年中突然发现了一个闪亮的新星,就是APP store。

传统的增值业务里,如短信、彩铃还有铃声图片下载等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而且是偏娱乐化的东西。但是如果看APP store,虽然主流的还是一些游戏,但是还有更多的一些其他的类别。比如与生活、日常需求结合起来的应用,这些应用在以前的增值业务里可能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然后也没有很好的被运营商开发,用户的需求也没有被培养和激发出来,所以通过APP store寻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这是运营商很需要的,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会越来越关注这个东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杨海峰: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移动做手机应用程序商店。一是苹果本身。苹果在美国是很时尚的高科技公司,它通过自己独特的设计,包括自己独特的软件,还有一个自身的产业链群体,这样的苹果效应可能是在其他的领域很难拿到的,比如在宝马,有宝马效应,比如有宝马配套的音响等,那么苹果是具有粉丝效应的很少数的高科技企业中的一个。第二,在过去七、八年间,整个全球3G市场都在网络建设和商用探讨过程中。大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所谓的里程碑式的终端,其实诺基亚摩托罗拉推出的很多3G终端也都是组合式的,比如把像机等功能组合在一起,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位。

刘启诚:关键没有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性的终端。

杨海峰:对,里程碑式的终端是没有的。到苹果推出iPhone之前,很多运营商包括终端厂商都在反思,网络现在建的这么好,苹果推出这款终端我们说是面向移动互联网推出的终端。另外苹果开放了APP store,提高了用户粘性,以前用户拿了终端就是跟运营商打交道,偶尔的数据消费在苹果来讲也是很匮乏的。

现在把传统服务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语音,另外是传统的流量,还有一种是短信。在美国用户的产品设计里,这三类是基础电信服务。比如100美元可以无限制的打语音,无限制的流量下载,还可以发无数条的短信。除了这三类没有什么让我们感到更有震撼的应用。苹果创造了里程碑意义的终端,真正让大家感觉到什么是面向互联网的终端。苹果之后,像LG等很多公司,包括黑莓都推出了类似的终端。而且苹果把创新的概念拉了进来。梦网是一个高门槛,很封闭,同质化非常严重,看不到很多东西,最关键的是没有创新的机制,比如高门槛,起码要有1000万注册资金的企业才可以用,而且同质化非常严重,用谁的都一样,我用你开发的业务和用另一家没区别,恰恰这种模式抹煞了创新。而苹果的APP store,不管什么人都可以进来开发软件。国内就有一些这样的SP,但真正有创意的人不多。同样看看中国的互联网,业务非常多,无论是游戏、博客、视频等,种类非常多,这恰恰是开放的互联网平台跟封闭的互联网之间的差别。

其实苹果做了两件事,一个是过去这么多年做了具有里程碑式的终端。二,如何将传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真正很好的结合起来做了一个开拓,我觉得这正是实际意义所在。

刘启诚:运营商需要这种转型,3G时代的到来也加速了他们的脚步。其中有一个问题,运营商要怎么做才能平衡各个产业链条的利益关系,保证利益收入。中国移动也在摸索。但是中国移动要怎样做才能保证各个环节的利益?

刘宁:首先,对于应用开发者收入分成的模式还是大家普遍可以接受的,无论比例3:7还是5:5,都可以慢慢摸索,甚至不同阶段、不同产品分成的比例都可以调整。这个比例我觉得对个人开发者或者第三方专门应用开发的公司来讲,首先要保证它的分成的模式,然后尽量给他们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比例模式,这样才能保证足够丰富的应用,只有足够丰富的应用才能吸引足够多的人来到你的平台上下载应用。这样越多的用户自然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这样才能有良性的循环。

另外刚才您提到有好几个专区,OVI等,这些是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这是另外一个层面。我一直觉得苹果的iPhone模式是无法完全复制的,这在于你对终端的掌控力度上,苹果是100%的掌控终端,能够保证应用通过它唯一的途径给到用户,用户也是用唯一的渠道获得。这个渠道是开放的,用户也许可以从你建立的APP store下载,也可以从其他地方下载。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转变一种态度,提供更多实惠吸引大家过来。移动的这种做法把手机厂商的APP store嵌入进来,这是初期非常有利的做法。第一迅速的保证整个应用的量达到一定规模,另外对于不同的手机终端的用户、不同操作系统的用户、不同手机品牌的用户都有一个普适性,这样对初期发展用户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原来我也担心移动是不是把OVI等做了限制,限制用户访问这些网站,但现在看来,中国移动并没有这样做,甚至还有一些合作,我觉得这是很好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