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电信三季报的公布,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成绩单”都公之于众,中国移动首次出现下滑,中国联通明显大增。但是受OTT业务冲击,运营商的移动语音、短信均受到拖累。
值得一提的是,4G牌照窗口期即将到来,业内非常关注继3G之后,三大电信巨头如何拉开新一轮的投资计划和市场角逐。
—三巨头业绩分化 中移动优势逐步减弱
三季报显示,中国移动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4630亿元,同比增长9.4%;股东应占利润为915亿元,同比下降1.9%。中国联通营业收入2266.5亿元,同比增长18.9%;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51.8%。中国电信营业收入2381.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扣除移动终端销售的经营收入为2100.81亿元,同比增长9.7%;股东应占利润为147.14亿元,同比增长17.1%。
对比下来,中国移动净利润的体量虽然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合计的5倍多,基本上以每日净赚3.4亿元的节奏遥遥领先。但是,从盈利增速来看,中国移动却出现了下滑,这也是中国移动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中国联通则以超过50%的增幅夺人眼球。
另外,从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用户来看,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到7.55亿户,3G客户增速明显加快,达到1.7亿户。中国联通移动用户累计达到2.7亿户,3G用户达到1.11亿户。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达到1.81亿户,其中3G用户数9648万户。
与净利润相似,中国移动在用户数上占据大头,约占国内移动用户总数的62.4%,但是在近几年发展的3G用户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市场份额分别是45%、29.4%和25.6%,其优势地位逐步弱化。
中国移动方面坦言,前三季度信息通信产业竞争日趋复杂,OTT业务对传统通信业的冲击和影响加速显现,移动通信普及率不断提高,行业内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公司经营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不仅如此,受低使用量客户增加,“一人多卡”现象普及以及资费稳步调整等因素影响,中国移动前三季度ARPU(平均每用户每月收入)继续下滑,平均每月每户收入66元。
—移动语音、短信业务均回落
工信部统计显示,移动话音业务增速与用户增长显著失衡,移动电话通话时长的增速仅为移动电话用户增速的一半。互联网应用对话音的替代效应显著,移动话音业务增速进一步放缓。
1-9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21601.3亿分钟,同比增长5.2%,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8.4个百分点。其中,移动本地去话通话时长和移动长途通话时长分别比上半年回落0.6、0.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点对点短信量在移动互联网OTT业务的冲击,在移动短信业务量的比重首次降至一半以下,达48.5%,比去年同期下降8.5个百分点。月户均点对点短信量达到47.5条,同比下降13.7%。
由此可见,三大运营商的短信增长很大程度上靠企业短信平台短信量的拉动,实现了1-9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6970.4亿条,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但是,这一业务近日也遭到了社会的口诛笔伐,有媒体曝光三大运营商涉及垃圾短信地下产业链,是垃圾短信的幕后推手。
对此,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表示:“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不断地治理,应该说有很大的成效,但还是达不到大家满意的要求。垃圾短信相对复杂,发送者溯源比较难,处置比较难,参与发送垃圾短信的产业链环节多,比较复杂,需要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运营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