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信息服务业态已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潜力无限。日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位置信息服务、地理信息服务等,增强新兴业态的发展能力,这对培育和拓展新的信息消费需求,打造产业新的增长点,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的主导权,都有重要意义。
新兴信息服务业态在消费需求、产业规模、商业模式、技术成熟度、市场成熟度等各方面,虽发展迅速但仍属新生事物,有待我们积极去探索。因此,拓展新兴业态,需要我们密切关注新的业态和新的领域,同时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深入分析新需求。无论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还是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它们的需求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市场需求来自个人消费者,移动应用很大程度上是将互联网时代的桌面应用转换为智能终端应用,同时赋予移动的色彩。单个的移动应用需要深深植根于个人的消费需求,并且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真正的O2O闭环。云计算的需求来自信息技术的云化、集中化,新的需求更多表现在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集中管理需要上。北斗导航虽然有巨大的潜在个人消费市场,但是由于前期已经被GPS等国外导航占领绝大部分市场,国内厂商想进入导航服务领域有所建树,还需克服重重困难。而眼下热门的地理信息服务、位置服务,需要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深入结合,发掘更多大众消费需求。
大胆运用新技术。不要有新技术恐惧症,新兴信息服务所对应的技术很多还在演化过程中,例如4G技术、虚拟化技术、北斗导航技术等,还不够成熟,可能在应用方面会遇到一定问题,也有可能会存在信息安全的风险,但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可能存在就因噎废食,不敢去尝试新技术,不敢涉足新领域的发展,从而错失新一轮的产业创新发展浪潮。
注重探索新模式。模式创新已成为将生产和消费紧密连接起来的关键环节,服务模式、商业模式往往成为新技术能否应用到市场、新兴业态能否发展起来的关键。在新兴业态中,无论是4G技术、虚拟化技术,还是北斗导航技术、位置服务技术,都不是难题,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发掘大众市场,如何将新服务成功推向消费者并且还能获得收益。因为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新技术和新服务免费推向市场,以免费来换取用户规模,而如何将用户规模转化为“真金白银”,就需要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更多的创新。
积极推进新融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位置服务、北斗导航等新兴业态之间绝不是独立发展的,相互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例如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需要云计算技术来支撑用户数据的存储、下载和计算;以北斗导航技术为基础的位置服务将更加安全、更加精确、内容更加丰富;而北斗导航技术本身又是无线通信技术的一部分。这些技术紧密相连,由这些技术创生的新兴业态必然也是联系紧密,无法绝然分开。一种业态的大发展,也会带来另一种业态大发展的新机遇,因此,积极推进这些新兴业态之间的融合,其间催生的需求和产业空间必然也会产生乘数效应,孕育出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