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通信业“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到2015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将超过1.5万亿元,电信业务收入统计口径与现在基本一致,主要是三大运营商收入之和,2015年电信业务收入是以超过10%(高于GDP增长率)的增速进行预测的。但我们同时看到,电信业务收入包括新兴信息服务收入,2015年新兴信息服务收入占行业收入的比例达到26.7%,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兴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可以看出电信业务收入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向新兴服务领域拓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认识和把握电信业的内涵、统计口径、统计方法、统计体系等十分重要,这对企业深化战略转型、把握行业发展规律、推动行业发展、健全监管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电信互联业的内涵
“电信互联业”的定位将丰富和扩大传统电信业的内涵与外延,为我国电信业转型发展开拓新的空间,同时将为电信业体制改革、行业监管带来新的变化。
笔者曾在4月27日的《人民邮电》报上发表“电信业的定义该重审了”一文,提出传统“电信业”的概念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建议采用“电信互联业”的概念,这是对传统电信业的拓展和延伸,更具有时代性、鲜明性和科学性。
电信互联业是利用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网等网络,传递和提供满足用户沟通、交易、娱乐等需求的信息服务的行业,是提供信息服务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的集合。广义的电信互联业不仅包括传统的基础电信业,还包括以互联为特征的产业,主要包括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这一定位将丰富和扩大传统电信业的内涵与外延,为我国电信业转型发展开拓新的空间,同时将为电信业体制改革、行业监管带来新的变化。
电信互联业统计的变化
——统计内容的变化
统计内容要与行业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及电信业转型相一致。移动互联网时代赋予电信业新的内涵,这对做好电信互联业统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电信业的统计只是简单统计传统的电信业务量(电话用户、通话量、宽带用户以及普及率)、电信业务收入和传统增值业务就可以了。随着我国电信业转型的不断深入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统计内容的扩大和变革,需要增加反映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等信息服务领域的统计内容,研究制定相应的统计方法、统计口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范围。在反映行业转型和企业转型的成果时,还需要分析创新业务发展状况及其对行业或企业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统计指标体系的变化
由传统电信业向现代电信互联业转变,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产品及产业链的延伸,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客观反映。全面反映我国电信互联业发展现状,需要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统计指标体系,增加新兴信息服务发展的统计指标,在指标体系设计上应包括业务发展规模、流量、结构、效益、竞争力等方面的指标,力求做到核心指标突出、指标体系简洁明了。
——统计分析手段的变化
统计工作要想很好地满足我国电信业转型发展的需要,除了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统计调查外,还必须进行快速、科学、有效的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也就是说,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的质量既取决于统计调查、统计报表、信息管理系统,也取决于统计分析手段。因此,我们不仅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调查相结合,更要与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相结合,揭示电信互联业和企业转型的变化规律。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健全的IT系统可以使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大环节同步进行,从而大大缩短统计工作链,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电信互联业统计的主要问题
当前,基础电信业务发展日趋成熟,新兴信息服务成为推动电信互联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电信互联业统计体系乃当务之急。目前,做好电信互联业统计工作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信互联业统计涉及三网融合业务,由于三网融合的体制障碍,影响了统计工作。目前电信部门和广电部门分别进行三网融合统计工作,不利于全面反映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
二是新兴信息服务与基础电信业务如何区分、如何避免重复统计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物联网业务的统计,由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物联网业务大多数是通道型产品,如果用户将一张大众SIM卡插入物联网功能模块,同样可以起到数据传送、物物连接的作用,实质上亦是物联网应用。但由于计费系统是以大众卡资费记录的,又算作基础电信业务收入了,在统计工作中就会出现重复统计等问题。再如,电信企业为客户提供包括基础电信业务在内的个性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客户为此买单,从账单价格中区分基础电信业务和集成服务增加值收入也有难度。
三是电信互联业统计是仅统计三大运营商还是包括更多的符合电信互联业定义的企业?很显然,仅做好三大运营商业务发展的统计工作是不够的(当然,内容服务提供商、咨询服务企业、终端企业不应在统计范围之内),要统计更多的电信互联企业,业务如何分类十分重要,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业界广泛讨论,共商对策。
重建统计体系需要行业共识
对电信互联业统计内容、统计指标、统计方法的探讨,必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对电信互联业的发展、行业转型、企业转型开展分析和研究,使我们及时有效地把握行业发展、企业转型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电信互联业的统计体系。
重建我国电信互联业统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体制问题、认识问题、创新问题。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需要行业上下达成共识。
重建我国电信互联业统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体制问题、认识问题、创新问题。诚然,电信互联业统计体系建设和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统计方法、指标体系、统计内容、统计调查等,还需要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需要行业上下达成共识。首先,发挥工信部监管基础电信业、互联网、物联网的整合优势,定期提供全面反映电信互联业发展现状的统计报告;其次,推进融合监管机制,加快三网融合立法步伐,切实推动三网融合业务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我国三网融合产业的发展;再次,我国电信互联企业要加快建立适应转型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企业转型的成效。
当然,要做好电信互联业统计工作,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统计工作者须尽快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破旧观念的传统框框,创建统计工作的新方式、新格局,继续狠抓统计数据质量,做好统计服务;要加快建立一支懂统计、善分析、懂业务的高素质统计队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拓展统计人员视野;搞好电信互联业统计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在行业发展中的决策、监督、信息三大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