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的ICT市场增长迅猛,上网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并持续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这是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最近发布的2011中国城市研究报告所揭示的主要内容。
中国城市研究项目主要基于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针对中国城市ICT市场发展开展的年度量化研究。该研究项目对中国一至三线城市的15至69岁之间的2627名城市消费者(代表中国5亿城市消费者)开展调查访问,阐述了中国城市消费者对互联网、网络、手机及其服务的使用行为。
2011年,中国家庭互联网接入率较2010年增加了12%,目前一至三线城市中77%的受访者已经实现家庭上网。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用户拥有越来越多的可连网设备,笔记本电脑的渗透率较2010年增长了17%,另外有12%的受访者表示将在来一年购买笔记本电脑。
继台式电脑之后,手机或智能手机成为最为普遍的上网方式。41%的上网受访者称每周利用其手机上网,25%的受访者表示利用笔记本电脑上网,而在英国等发达国家,人们更多地使用笔记本电脑(71%)而非手机上网。
尽管目前固定宽带仍是市场上最为普遍的连接方式(超过80%的家庭上网用户采用这一连接方式),但中国人已开始更加习惯于其他新的连接方式。20%的互联网用户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上使用移动宽带(3G)网络。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移动宽带上网的比例更大:1/3的智能手机用户利用移动宽带上网。移动宽带数据卡的使用率仍然较低,仅有5%,中国用户更倾向在手机上使用移动宽带。
44%的互联网用户表示其上网是由于个人原因,27%表示是出于工作目的。即时通信在中国非常普遍,48%的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即时通信服务,但仅有19%的用户每天检查或浏览社交网站。
目前,15%的手机用户拥有智能手机(不包括塞班平台的5%),该比例可能大幅上涨计划在未来12个月购买新手机的受访者中,32%的人表示希望购买智能手机。
但在互联网领域,中国人则更多地使用本地品牌,该项研究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使用最普遍的搜索引擎是百度和搜搜,超过了谷歌和雅虎的使用频率。在即时通信软件方面,最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是QQ和飞信。(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