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2/4/11 14:59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0
0

工信部日前印发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除电子制造业外又一个重大的发展规划,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未来发展必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在这篇长达13000多字的规划中,有许多新的亮点和提法,值得产业界相关企业认真研究和把握。

支撑引领作用突出

《规划》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给予了重要“定位”,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未来发展的意义提到了很高的高度。例如《规划》提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发展与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仍是重要战略机遇期

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产业格局面临巨大变革。“十二五”期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我国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未来发展的机遇还有没有?发展的内在动力又在哪里?对此,《规划》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在发展趋势上,《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化,软件与网络深度耦合,软件与硬件、应用和服务紧密融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向网络化、服务化、体系化与融合化方向演进。产业技术创新加速,商业模式变革方兴未艾,新应用层出不穷,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

在全球走势上,《规划》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加快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蓬勃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将培育众多新的产业增长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为后发国家实现追赶和跨越带来更多的机会。

对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鲜明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与提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支撑引领的作用与地位将更加突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融合渗透不断深化,行业应用需求更为强劲,这为产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发展主线清晰明了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十二五”发展思路,《规划》中十分清晰明了,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4个要点。即以“市场驱动、应用牵引、创新支撑、融合扩展”为主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着力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其一,市场主导、创新发展。

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强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培育市场需求,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培育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以技术能力、产业能力、市场能力、服务能力融合为主要方法,构建符合国情和产业特征的自主发展模式,集中力量突破基础软件、新型网络化高端软件等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市场地位领先的技术、产品和标准,初步建立安全可靠的产业技术体系。

其二,应用牵引、融合发展。

坚持以用立业、以用兴业、以用强业,以应用带动软件技术、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软件对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形成应用、技术、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其三,培育龙头、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政府积极引导,重点扶持,加快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实现优势联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在具有国际市场竞争潜力的重点领域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

其四,优化布局、集聚发展。

突出区域比较优势,推进产业差异化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形成特色明显、布局合理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中国软件名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建设,依托重点地区、重点园区,汇聚优势资源,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措施有力实现目标有保障

对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目标,《规划》描绘出了到2015年,业务收入突破4万亿元,占信息产业的比例达到25%,年均增长24.5%以上,软件出口达到600亿美元的宏伟蓝图。《规划》还明确,到2015年,将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软件企业,产生3~5个千亿级企业。形成10个以上产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培育两到三个产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

为保障目标的顺利实现,《规划》圈定了10大重点领域、实施8项重大工程,并提出了8项措施。

在10大重点领域,《规划》明确为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与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字内容加工处理、服务外包、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和集成电路(IC)设计。

重大应用工程,对牵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不可或缺。为此,《规划》提出了8大工程。包括: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基础软件提升工程、工业软件应用促进工程、信息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软件名城和示范基地创建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安全可靠软硬件应用推广工程、云计算创新发展工程。

在具体保障措施上,《规划》提出了8条。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产业政策。加快推动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完善产业政策环境。

第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着力提高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攻克系统软件核心关键技术。

第三,加快拓宽应用市场。加快面向重点领域拓宽应用和市场,形成应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第四,强化标准体系建设与推广。以市场立标准,以应用支撑标准,促进标准与自主知识产权的结合,推进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第五,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高层次人才的创业与创新支持体系、人才评价体系、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高端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

第六,完善产业投融资环境。落实国家鼓励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推动各类产业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加大对软件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出口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软件出口、服务外包和境外并购。

第七,加速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建立及完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逐步建立以专业化、市场化为导向的海外市场服务体系,拓宽海外市场渠道,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拓展能力。

第八,加强产业管理工作。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行业的指导、监管和服务,充分发挥部省市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强部门间、区域间协调配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