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0/12/10 13:54
美国格理集团:华为的身后站着政府吗
0
0

Sprint本周宣布,来自瑞典的爱立信、法国的阿尔卡特朗讯和韩国的三星获得了价值50亿美元的网络升级合同。华为作为竞争者之一,因为美国政府对于国家安全的顾虑,而失意落幕。

十多年来,华为一直试图打开美国市场,但多笔合同均因美国政府的干涉而搁浅。今年,美国国会议员至少两次致函有关人士,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担忧。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也曾表示,他曾对Sprint Nextel的首席执行官丹·何塞表达对华为可能赢得Sprint移动网络升级合同的担忧。

日前,全球独立研究机构美国格理集团(Gerson Lehrman Group)发布了题为“华为的身后站着政府吗?”的分析。

以下为分析全文(小标题为编者所拟):

市场分析

自中国2001年加入WTO组织后,不论企业大小,政府不再为通信设备企业扮演家长和发言人的角色, 而是让他们遵守商业规则,参与公开竞标。事实上,尽管存在着公平瑕疵,但中国运营商早在加入WTO之前就开始组织竞标。

今天,国内和国外设备商共同参与的大型项目招投标已经形成规范,并有固定的衡量标准,如技术标、商务标、价格和交付。

在上一个十年,尤其是近年来,海外通信设备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地位正在逐渐下滑,其中包括爱立信、摩托罗拉这些大名鼎鼎的企业,原因非常复杂,而不应简单归咎于政府对中外设备企业的倾向性。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人在通信技术上迎头赶上,另外一个因素则是中国通信设备企业与中国客户的密切关系。

在最近一次价值数十亿的招标——TD-SCDMA四期招标中,外国企业收获甚微,价格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华为大幅调低报价,而外国企业不愿意跟随。而且,TD-SCDMA可能是一个特殊的案例,因为,这是中国自己提出的3G标准,自一开始,外国企业就对此不屑一顾,但是现在其却成为确凿无疑的趋势。

与一些常规的认知相反,中国通信设备市场已经完全开放,这意味着无论是中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符合相关法律并能够找到买主,其都能够参与进来。对于政府来说,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比起什么也不做,干涉或者操作市场极其困难。

事实上,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无论产品设计、质量还是品牌营销,甚至在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上,外国公司与中国公司之间的差异基本不复存在。今天,外国企业看起来以及表现出来的,都和一个中国企业没有什么差别,比如,本地化用人带来的文化和操作模式,其中有好也有坏。

华为技术和中兴通讯是中国两家最大的通信设备提供商,其也跻身全球最大的五家通信设备商行列。华为的销售额约为中兴的2.5倍,无论在本国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进取心十足。华为是私营企业,而中兴是国有企业并公开上市。

当华为与中兴快速成长,他们已经成为整个产业标志性企业,很自然地,政府会创造政策环境,确保其持续成长和有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政府官员对华为和中兴大加褒扬,有时候,其还提供具体的信贷方面的支持。然而,就像早先所说的那样,政府已经将其对市场的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所以大多数支持只是名义上的,很难说,多少句政府的称赞能够影响运营商的采购决策。

少数情况下,运营商关起门来选择供应商,这时,政府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决策的空间。而大多数时候,运营商采取公开招标的模式,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性价比。还有一些情况下,设备商可能通过政府官员游说运营商,但是这种游说真正见效非常困难,而且这种游说往往上不得台面,并有腐败之嫌。

按照西方的标准,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行贿受贿都非常猖獗。而真相是,如果没有回馈或者返利,在中国任何生意都做不成。一个可能引起争议的结论是,这一现象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其他条件,如技术规格和价格都一致的情况下。包括政府在内,没有人可以彻底清除腐败,所以,这也就成为许多企业公开遵循的潜规则。

关于资金支持

除了口头支持外,很难找到任何一个例证,证明中国政府有意保护本土设备制造企业。而且,没有任何证据或文件表明,政府被授权拥有这种权利。中国的政策也许存在“黑盒子”现象,但直接干涉极其罕见。

认定中国政府存在贸易保护行为是错误的。尽管并非资本主义国家,但除了为保持经济发展非常小心地进行宏观调控,中国本质上是一个市场经济体。这意味着,政府将运用权力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中,电信业也是一部分。

如早先所说,中国通信设备企业获得的大部分实质支持是信贷,典型如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其中,前者提供直接支持,后者主要提供税收减免。在最近的欧盟调查华为中兴数据卡案例中,比利时公司指控两家企业从政府那里接受数亿美元以获取不平等的市场地位。确实,这些信贷一般用于华为中兴的海外走出去,比如,对出口的补贴,但是,既然没有人披露这些贷款的使用状况,那么也没有任何过硬的证据。

另外一种支持的形式是政府基金。这些资金一般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在即将到来的2011-2015年,中国计划花费3000亿元推动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其中,包括绿色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过去,特别基金曾用于推动4G、智能家居等项目。

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最近这些年,华为和中兴努力进入美国市场,但其失败很大程度上并非由于技术或价格因素,而是美国政府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尽管通信设备销售在中美贸易中仅占据一个非常小的份额,但这些挫败不断地在本土激发讨论,是否中国政府应对美国企业采取同样的举措。我认为,基于以下几点,这不太可能发生。

首先,政府可能感觉不必为华为事件而激起贸易争端,以致加剧双方的贸易紧张,损害互惠的贸易关系。毕竟,中国对美国的消费市场存在依赖。其次,华为是私营企业,而中国政府传统上对私营企业支持有限,没有理由为此作出严厉的回应。第三,在美国的失败可以被在其他国家的销售抵消,事实上,华为在除了美国市场外的其他海外市场表现非常出色。

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因此对华为怀有复杂的感受。尽管华为是一家成功的企业,但是除一般性政府支持外,其无法让政府感觉责无旁贷地给予特殊关照。所以,华为在美国是否成功更多地应被看作华为事件,而无关两国之间。事实上,政府出面进行报复不仅无助于华为,而且会扼杀华为在美国的未来。另一方面,中兴则根本不足以影响事态发展。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总体政策应是让企业去做他们的生意,而不是搅和进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