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08/10/27 09:29
中国电信的危机
0
0

电信行业纷纷扰扰,各大门户网站上看除了时政新闻、体育财经和花边新闻外,就要数电信业的新闻招来的评论最多了。也可以想象,毕竟通信是每个人的必需品。不像石油,它不是每个人都在用;也不像供电,基本没有什么竞争。

重组,然后是发牌。发牌呢,电信CDMA2000;联通WCDMA;移动:TD-SCDMA。不知道有没有把给移动的固网牌照一起发,包括固话和固定宽带

3G牌照而言,电信可以最先大规模推广3G业务,其次是联通,然后才是移动。所以说,技术上的差异使得移动先发而后至。可以说,电信目前的思路很清晰,将CDMA打造成中高端,并以此进行全业务捆绑。更有一点难能可贵的是,电信表现出了专业的精神,就是不急功近利,而是慢慢做,做成“别人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事情。这就是尊重科学的态度,也是专业化市场运营的决策水平。

但这里要说的是中国电信有一个危机,那就是CDMA2000被边缘化的危机。这也将在后面一段时间长期困扰电信的问题。因为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张完善的GSM网络,在此基础上一个推WCDMA,一个推TD,他们在市场上都决定采取平滑演进,也就是让客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使用了3G的网络,然后慢慢接受3G的业务,应该说这是一种很自然也很科学的推广方式。这样一来,两张GSM组合成了一张规模巨大的精品网络,在这张网络上,客户数超过6个亿,这张GSM大网和CDMA小网显然形成了竞争,这种竞争不是来自运营商的竞争,而是整条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譬如说,一个手机厂商新开发一个手机,在制式选择上时肯定会考虑到市场的需求,以GSM为核心的制式可以供应给6亿客户,而以CDMA为基础的制式只能供应给几千万客户,毫无疑问,跟倾向于选择以GSM为核心来开发,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增加GPRS/EDGE/WCDMA/TD模块。网络设备开发商、增值业务开发商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商都会有类似考虑。

这样,基于G网的终端、业务和应用会层出不穷,而基于C网的各个方面都会落人之后。这就是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容易形成一边倒的情况。所以说,老电信遇到了新问题。

幸亏,电信的领导层有足够的睿智,C网的发展模式也逐渐清晰,最终定位在中高端,而避免与两个G网形成的大网在大众市场形成正面冲突。但可以肯定地说危机不可谓不大啊。电信也由原来对移动网络的满怀憧憬变成现在越来越理性,不知道现在WXC会不会为刚开始接手C网时的豪言壮语后悔,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豪言壮语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员工的士气。

机会也不是说没有,就是高通专利费的逐步退出和全业务捆绑。还有个就是精品化运营,既然C网得不到大众市场的认可,就要在业务上精耕细作,要推一个成功一个,一定要实用而且好用,为中高端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持,默默地吞噬中高端市场,如此方能有利可图。

无论如何,电信的前面几年是十分艰难的,如果做得不好,大众市场上盲目出击的话,就会被联通和移动的G网消灭于无形,正确的说应该是G网产业链会把C网产业链给淹没。

而这几年则是联通的好日子,一边策反电信的CDMA,一边吸纳小灵通退网的客户,网络上的逐步升级和最终领先将会让客户的感知也越来越好,形成对移动的压迫。至于说网通和联通内耗,其实目前看来问题不大,上面把ZCJ扔到移动就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CXB地位稳固,自然联通得势,网通会很好被摆平,而网通失势的人会追溯ZCJ至移动。

当然,移动更是日子难过,泡沫吹大后快要破灭,但在位上的领导一直要维持这个泡沫不许破灭,为无谓的KPI疲于奔命和TD给用户带去的不稳定感,也会影响其发展(其它两个运营商都是轻装上阵)。而且移动的内部的人员也会开始鱼龙混杂,会很大地影响效率。

可以看出,电信接手了C网,他的前途在将来;联通将会成为绩优成长股;移动,做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