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360发起了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腾讯、百度、金山、小米、搜狗等多家厂商被卷入其中,拉开了移动互联网大战的序幕。有些人把这场战争定义为“围剿360”、有些人则认为是“360挑战群雄”,但战争无论对错,受伤的永远是用户。而这场大战,也充分暴露出用户的“三权”危机。
什么是互联网“三权”?舆论普遍认为,三权就是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对于互联网企业在用户终端上安装、运行、升级、卸载软件的一系列行为进行知晓的权利,是知情权;用户可以自主决定选择哪种类型的软件服务,以及哪个具体产品的使用,是用户的选择权;保障用户的私人社会信息、银行账户等安全类信息不被泄露,则是隐私权。
人们生活中“三权”无处不在,一旦权利受到侵犯,人们会马上感知并迅速反击。而在互联网中,我们却对权利的丧失束手无策。央视《朝闻天下》曾曝光,360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数百万用户默认的搜狗浏览器,分时段分地域替换成360或IE浏览器。紧接着以“根据媒体报道,该软件存在木马漏洞”为由,360手机卫士诱导用户卸载QQ浏览器、百度地图等多款知名软件。小米、三星、华为、联想等应用市场也接连“躺枪”,被360新推出的“增强版卸载”功能一键卸载。
而对此事多数用户毫不知情,在使用中才慢慢发现常用的QQ浏览器、百度地图已从手机中悄然消失。用户“璞宇待沽”在微博上抱怨:“360一键修复把我的实况足球2013莫名其妙删了。就因为是免安装版的?”用户“蔡_建_达”更郁闷了,“360安全卫士帮我手机给弄成砖头了。卸载游戏结果点多了一个本机软件,一按卸载结果就悲哀勒,也怪自己手残,打死不用360了。”
360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篡改设置,卸载软件,损害了用户的知情权;直接或诱导用户“某软件存在隐患”,进而卸载或者屏蔽,窃取了用户的选择权;收集大量用户隐私,并加以利用,或泄露在互联网中,侵犯用户的隐私权。
就好像你在上网时,总有一双眼睛盯着你,它了解你喜欢上网的一举一动;是每天打游戏,还是看小说;银行密码是多少、炒什么股票;喜欢去网上秒杀,还是一掷千金、冲动消费。他对你了如指掌,你却对他一无所知;它可以潜移默化控制你的生活,你却当他是“好队友”,对他完全放心、对他言听计从、对他毫无保留。
如今,对互联网用户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的保护已刻不容缓。我们无法想象在网络的背后有多少我们不了解、被控制、泄露隐私的瞬间。如果一个安全工具,变成了监视者、欺骗者、泄密者,用户的“三权”又该如何保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