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3/7/8 10:30
互联网企业竞争策略升级:从“抢”入口到“造”入口
0
0

阿里巴巴5.8亿美元入股新浪微博、百度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之后,高德地图宣布,通过增发股份获得阿里巴巴集团2.94亿美元投资,阿里巴巴将持有高德约28%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近日,互联网行业里不断出现并购事件,而互联网企业这些合纵连横的并购都剑指一个目标:入口。再联系两年前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国内互联网巨头做手机等事件,可以发现,其实,一部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各企业对多种互联网入口的争夺史。现在,这种争夺更是在网企“造”入口的热潮中升级。

绞尽脑汁离用户更近些

移动互联网是最具业务创新性的领域,对于用户的争夺也日益激烈,近些年来,更是有了“得入口者得天下”的商业逻辑。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越来越向多样化、多层次发展。

2011年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被解读为是对移动互联网用户入口的一次资源储备,去年360大张旗鼓要做手机,引发了互联网公司抢夺手机终端入口的争论。今年年初百度欲收购UC,让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争夺战再一次摆在人们面前。由入口带来用户,用户带来流量,最后由流量变现,成为移动互联网所有参与者共同的商业逻辑。

入口的“战火”虽然早已绵延,但近些年才浮出水面。实际上,对于互联网入口的争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招数,从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天,怎样离用户更近一些,便是所有互联网企业甚至终端企业绞尽脑汁要实现的理想。

入口本质是黏住用户的工具

一般意义上的入口,仅仅是指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比如最初的搜索引擎、门户导航网站等。通俗来讲,用户打开网页的第一眼会看到什么,那就是入口。但是互联网的入口并不仅限于此,入口的本质是黏住用户的工具。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像搜索引擎或者门户导航网站一样,被动地等着用户去选择使用。而是要主动“捆绑”住用户的行为,“限制”用户的自由选择空间。所以,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入口的竞争范畴也扩大了。

第一类入口是操作系统。从“捆绑”用户的能力角度看,操作系统的入口价值要大于众多的应用软件。因为众多应用软件需要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进行开发。只不过,操作系统的进入门槛较高,同质化较强,如今已经形成了苹果iOS、谷歌的Android以及微软的Windows Mobile几家垄断的格局,后来者很难有超越的机会。

第二类入口是手机终端。曾几何时,通信和互联网还是泾渭分明,做手机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的专长,而互联网公司只是安心地提供内容资源即可。但是随着苹果对智能手机的重新定义以及随之而来的App Store模式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手机终端的入口价值。于是众多互联网公司挟自身的内容优势,也来涉水手机行业,希望软硬件一体化,抢占用户的上网第一站。但是互联网公司做手机,存在着许多先天缺陷,如客服能力无法跟上、硬件的质量不能完全达标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手机入口竞争的价值延伸,去年风风火火的互联网手机热如今也不如当初了。

除了操作系统和手机之外,第三类入口是最具创新力的互联网应用软件。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这是最熟悉最容易上手去做的,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入口资源。而这一领域,无论是年初百度欲收购UC浏览器、360推出综合搜索,还是后来百度收购PPS,阿里入股新浪微博、投资高德地图,抑或是腾讯深耕微信平台,实际上都是在打造各自的移动互联网入口,以此为牵引做大自我主导的产业生态系统。于是,搜索、地图、社交、电商、视频、浏览器等,构成了第三类入口的众生相。

浏览器入口价值随HTML5飙升

需求变化决定产品走势,移动互联网产业也是如此。

通过移动浏览器上网的行为本身,是从桌面互联网时代遗留下来的痕迹。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早期,由于内容资源很少,而且受到智能手机的技术所限,用户体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从整体而言,此时用户的需求差异化并不明显,通过浏览器登录看新闻、查信息,也不是很麻烦的事情,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但是苹果带来的技术领域和商业领域的突破性创新,把用户的潜在需求一下子激发了出来,iPhone带来的更好的手机体验,App Store带来的更丰富的内容选择,让用户上网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于是,众多专业化的App应用涌现出来,相比浏览器,这些App能够一键进入到目标网站,节省了搜索和查询的步骤,时间成本大大降低,让用户使用起来方便许多。App的入口更加简洁明快,而且App的内容创新也是无穷无尽的,这逐渐改变了用户通过浏览器登录的上网方式,吸引了大部分上网群体,成为当前最热的入口资源。

但是,随着用户花在安装和更新App软件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且用户经常使用的App是有限的几个,绝大部分的App都属于沉默资源,并且,App之间无法链接,融合服务达不到用户的需求。这个时候,浏览器的融合优势便逐渐显露出来。未来HTML5技术的发展,能够让浏览器实现App所没有的融合服务的特点,减少用户在众多App面前眼花缭乱的困扰,能够化繁为简,形成统一的上网入口。正是看重了浏览器的这种优势,百度、腾讯等才在浏览器上开始布局。只不过腾讯借助自身丰富的内容资源,发展自己的QQ浏览器。而百度缺乏腾讯完整的产品线,因而欲收购当前国内的浏览器领导品牌UC,完成入口的拼图。

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平台升级

互联网入口何以成为香饽饽,从根本上讲还是由于信息爆炸所形成的注意力稀缺造成的。在工业化时代,资金和土地是制造型企业发展的稀缺资源,但是到了信息时代,越来越多产品的出现,使得用户的注意力变得非常珍贵,谁能够让用户在自己的产品上多停留几秒钟,都有可能赢得市场。

特别到了互联网领域,用户带来的流量是最为重要的资源,而如何创造更多的流量,则取决于能够在一开始便将用户的注意力吸引住,于是入口理论便产生。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要抢占一切有可能吸引住用户的入口。首先将大量用户导入,创造出巨额的流量资源,其次手握这些流量资源,再去吸引更多的商业伙伴,达成交易将流量变现,互联网最成熟的广告商业模式就是最典型的案例。而在应用种类日益丰富的今天,众多互联网巨头通过收购合并,控制各种入口资源,也是在探索新的入口商业模式。

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无非就是社交、娱乐、购物、新闻获取、搜索等几种。当前,针对这些单一的业务领域,几乎都已经有寡头在垄断。如腾讯在社交领域、阿里巴巴在购物领域、百度在搜索领域等。这种单一化的入口市场格局已经被抢占殆尽,格局日渐固化。

但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各类服务继续向着融合化方向发展,仅仅依靠单一的业务无法满足用户需要,因而业务之间的联合在所难免,为了让用户的体验更深、捆绑更紧,光靠抢占单一化入口是不够的,因此也就出现了阿里入股新浪微博,探索社交化电商的道路;而百度投资去哪儿、安居客、百伯网,也是把搜索和位置服务配合起来的尝试。这种融合化的趋势,造就了单一化入口的升级,互联网公司的合纵连横创造了潜在的综合化新入口平台。

对于互联网入口的争夺,还将继续存在下去。在各种业务日渐融合的大趋势之下,入口的功能也更加丰富起来,总的来说,未来的入口将是社交化与本地化结合的产物。通过社交平台将用户黏住,引导用户对某一类产品的关注;随后通过本地化服务,将用户的需求从线上转移到线下,完成最终的交易,获得收入。但是这种商业模式背后,需要的是对用户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这正是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入口经济的必然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