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纸公文,手机牌照制度终于被取消了,门槛彻底的消失了,一夜之间冒出了很多不知名的小厂,他们都与海峡对岸的一家企业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山寨之父——联发科。说到联发科不得不提他的turn-key模式,有人说这是鸦片,会使得厂家上瘾然后逐渐丧失自己的研发能力。这句话貌似很有道理,可是细细品味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个人认为这是行业的进步,是提供解决方案的更好表现,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大一些会发现这是电子产品(其实不仅仅是电子产品)的必经之路,晶圆代工、封测、成品组装这些不都是产业发展的结果吗,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更专业的分工。
那些曾持否定态度的被MTK打败了,比如展讯,手机芯片领域曾经高傲的TI现在又如何?MTK做的很好,不过山寨横行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他需要负一定责任,这就像一个军火商不看需求者是谁就随便卖一样。中国的手机市场进入了群魔乱舞的时代,让人越来越看不清。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一只划时代的手机横空出世——iPhone,虽然它并不完美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即使如日中天的Symbian、Palm、blackberry、Windows Mobile也无法遮掩它的光芒。也是这一年,一直想在OS领域分一杯羹的Google 建立了OHA联盟,推出了Android并打上开源的旗号,Google玩了个小花招将GMS部分独立出来闭源,开源的部分叫AOSP。有多少人可以预料到这两个初出茅庐的家伙很快就会引领一个时代?变革就这么发生了。(下一章详述)
初代iPhone
国外品牌是群雄逐鹿,国内品牌群魔乱舞,这种情况到了2009年有了较大的改善,这一年华为推出第一款Android手机,魅族推出WinCE平台的M8,联想购回自己的手机业务准备推乐Phone。到了2010年局势越来越明朗,中兴、联发科都加入了OHA,也是在这一年一个默默无闻谁也没注意到的公司诞生了——小米,直到2011年发布手机也没人在意这家公司,可就是这条鲶鱼在三年之后的今天坐上了国内出货量第一的交椅,如此彪炳的战绩让人眼前一亮。这几年来国内手机行业最成功的案例非小米莫属,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几乎不可复制。
个人认为小米的成功更像是中国这些年发展成果的汇总,我们先看看小米的几个合伙人:
雷军,中国老牌软件公司金山董事长,天使投资人。
林斌,Microsoft亚洲工程院工程总监,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工程总监、全球技术总监。
黎万强,金山人机界面设计部首席设计师、软件设计中心设计总监。
周光平,Motorola全球技术委员会的专家、硬件部总监,中国研究院通信专利委员会副主席,亚太区手机质量副主席。
黄江吉,Microsoft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
刘德,创办了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并担任该系主任。
洪峰, Google 中国谷歌垂直搜索产品经理、音乐搜索产品经理、Google 中国高级产品经理。
这是将Google、Microsoft、Motorola等为我们培育的人才聚合到一起,所创造出的一个产品。小米的成功是对手机牌照制度最大的讽刺,吸引和培育人才才是科技崛起的关键,当我们落后的时候不能闭门造车,要吸引大公司将研发基地设过来为我们培育人才更有效。也是在2010年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Google退出中国市场,这事件的好坏我们这里不做讨论,这里只说手机。Google的退出使得国内对GMS的依赖性非常的低,也直接导致了小米、魅族等基于AOSP的系统发展,不管是amazon的Kindle还是Nokia的X系列销量都一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外对于GMS的严重依赖。可即便有这样得天独厚的的条件想fork Android依然很难,因为我们缺乏像Google这样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企业,不然依然无法跳脱出了中国就不行的尴尬局面。
国内的换机潮已接近尾声,还有增长空间吗?应该是有的,根据工信部官网的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0%,这跟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参考下图(移动电话数量数据来源于工信部官网,人均GDP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我们的经济还在发展,收入还在增长,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的提高,跟美日韩比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各国智能手机渗透率参考下面Morgan Stanley的报告截图。根据IDC的数据,即便是智能手机渗透率最高的日本在总务省对于通信行业的销售奖励金战略大幅变更的情况下2014年Q1依然有914万台出货量,其中智能机651万台,Q2 有737万台,智能手机492万台,日本的总人口是1.26亿。所以说中国的手机市场还是有不小的空间的,但是大规模的换机潮已经濒临尾声,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将面临一次洗牌。
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厂商如今已合计占有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38%的份额,而且这个份额还会继续上升,这算成功了吗?远远谈不上,这仅仅是起步而已,从里到外我们的产业链都很羸弱。从软件层面看IOS、Android、WP垄断了全球99%的份额,从硬件层面看面板、存储器、摄像头等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都没有,海思的CPU值得骄傲但是依然有着短板,再看看Microsoft、Qualcomm每年收的专利费,更是触目惊心。
很多人在谈论三星不行了,我也说有两篇文章说三星的衰落,但是要注意这仅仅是从手机这个商品的角度去看的,其实三星非常值得国内的企业去学习,看看三星的面板、半导体等是如何发展的。中国手机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崛起我不敢说,我个人认为硬件学韩国,软件学美国,发展经济静待下一次产业革命,也许机会在那时候才会出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