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PMC无线宽带产品事业部高级市场经理 梁子和
对PTN技术而言,最能深刻反映其设备性能的环节仍在于芯片层。PTN发展初期,技术成熟度不高,严重制约了其综合承载能力,即使已经部署于现网中的PTN设备,早期的利用率依然不高,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如今随着PTN的规模化部署,整个产业链亦在不断完善,诸多主流的芯片厂商纷纷加大了针对PTN的研发,充实了PTN产业的上游阵营。
PTN芯片要满足灵活升级的需求
《通信世界周刊》:
从芯片层,您如何看待PTN、IP RAN这两种技术对于不同网络架构的适用性?
李振峰:
PTN技术是基于传输系统演进而言,侧重物理层,业务层、协议层处理较多,而IP RAN则倾向于数据通信,管道之外侧重业务层面,同时兼具三层功能。从国内市场来看,承载网的IP化首先始于中国移动,基于TD网络逐步向IP化演进,两种技术的承载能力并不矛盾,且没有太大区别,然而不可否认,IP RAN未来的市场需求会更大。如今欧洲很多大的运营商两种分组承载技术都在使用,并且现网中也都有一定规模的部署,两种技术呈现出共存发展的局面。
梁子和:
PTN和IP RAN这两种技术,在提供保证QoS和高可靠性的高数据速率上的基本要求相差无几。在很多其他应用中,这些基本要求只是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细微差别。例如,PTN可视为具有部分L3网络层扩展的L2链路层技术,而IP RAN则是作为L3网络层技术。 放眼全球,各运营商有多样性的网络设置来满足高效率的数据传输,因此非常灵活的分组处理器解决方案是最根本的需求,可适用于全球多样性和不断演进的协议。
《通信世界周刊》:
PTN的相关芯片研发难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PTN国际标准未定的情况下投入研发是否会增加市场风险?
梁子和:
PMC的理念是提供非常灵活的解决方案,可以升级支持不断演进的标准。即使是一定时间内特定领域的标准已经成熟,每个设备制造商和每个服务提供商也将寻求不同的增值功能以区别化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意味着技术创新以及推出新协议和功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无论技术成熟与否皆是如此。因此,PMC提供半导体解决方案,实现基于灵活的网络处理器架构(比如PMC WinPath3产品系列)的分组处理,可以在软件升级中推出新功能而无需替换硬件,这正是现在以及将来PTN设备的最根本要求。
李振峰:
PTN与IP RAN的设备形态都在完善当中,对于设备厂商所提出的要求较高,系统设备要能够有效适应技术的变迁,这从根本上要求承载网方案的可编程能力必需要提升,使得相关设备能够通过软件的版本升级来满足新的要求,这是对设备商所提出的要求。目前可编程的分组承载方案已经成为主流趋势,网络的IP化也进一步刺激了平台化的承载思路。
PTN技术的标准成熟度较高,且已日趋完善,目前仅有OAM的部分标准还没有确定,而IP RAN标准则仍处于完善过程中。对于芯片厂商而言,分组承载的市场已经非常大,根据中国移动省公司的相关统计,目前中国移动PTN端口已经超过了45万端,如此大的市场直接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迅速跟进。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巨大机遇。
可编程的网络架构将是主流
《通信世界周刊》:
从市场层面看,贵公司如何看待目前的PTN产业现状,下一步是否会加大对于该领域的投入力度?
李振峰:
整个PTN产业早期完全针对PTN技术本身的并不多,多数是基于其他技术来实现的,网络在扁平化,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都在向着扁平化演进,汇聚层与核心层合二为一,高速业务、演进的标准对现有的IP网络都带来了挑战。Marvell目前推出了HX系列网络处理器(NPU),不仅可有效支持PTN和IP RAN的设备需求,同时亦保留了对未来新需求的可扩展能力,在综合业务支撑上,可有效帮助系统设备商应对运营商的定制化需求。
梁子和:
PMC已经在PTN有了相当的投入,而且这个投入正不断增加。我们的器件已经被国内主要的设备制造商用于PTN的设备。我们主要投入是在软件开发,以满足PTN全部的需求,并随之不断细化和完善。我们同时也有计划推出新的器件,以满足下一代PTN在处理能力、数据速率和功能方面的需求。PMC目前提供支持PTN的物理层器件、网络处理器和相关数据路径软件。
《通信世界周刊》:
对于IP RAN技术而言,有运营商专家指出相关芯片并不成熟,该产业仍处于市场培育期,目前IP RAN芯片产业现状如何?
梁子和:
PMC公司提供的器件主要是用于eNodeB(LTE基站)的传输接口和IP RAN的无线回程部分,我们认为,技术和需求正都不断地在演进,而在刚所提到PMC所熟悉的IP RAN的应用领域中皆已具备成熟的器件,而且下一代器件也正在设计中。
李振峰:
IP RAN的标准仍没有完善,在IP RAN领域业界已达成共识:为避免后续网络改造升级,保护既有投资,现有方案在满足已知的网络需求的同时,亦需保证可通过软件升级来实现设备改造的需求。而Marvell目前所推出的NPU产品,正是在这种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的。从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可编程的基于IP的网络架构必将是未来网络发展的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