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0/2/25 10:21
三网融合可借力驻地网运营模式
0
0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从此,“三网融合”踏上推进历程。虽然我国已经基本具备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和网络基础,但三网融合将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问题。在推进三网融合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试点找寻合理的、成熟的融合模式。本文将给出“三网融合”的融合模式和推进建议,希望能对未来的三网融合推进有所经验借鉴。

“三网融合”提速

“三网融合”(TriplePlay)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98年,国内就已明确提出“三网融合”,后来这一工作也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从网络技术及建设成本层面看,“三网融合”已不是问题了,这正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指出的:“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

带宽需求与光纤到户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结果,实现“三网融合”后,高端用户带宽需求情况大致是:IPTV及高清电视,需要带宽(下行)是6-10Mbps;2路标清电视4-6Mbps;3G视频通信1Mbps;互联网业务2-6Mbps;网络游戏300-800Kbps;2路VoIP语音电话是200Kbps;未来传感网远程传感与控制(上行传感数据与下行控制信号)带宽是1Mbps,所以高端用户的总体需求约是24Mbps。可以设想,到2015年以后,随着宽带视频及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的大规模普及应用于高端家庭用户,未来的高端用户的带宽需求将会达到50Mbps。

要满足“三网融合”对带宽的需求,必须对现有网络进行全面的宽带提速,而实现光纤到户(FTTH)则是未来接入网(AN,AccessNetwork)建设的终极目标。

三网融合现状

九十年代正是国内传输骨干通信网络的建设高峰期,各大电信运营商进行资产重组,管网重复建设,网络设备重复投资,造成了社会资源严重浪费。1998年,国内首次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后,由于相关部门之间为利益展开市场争夺、地方广电系统各自为政等问题,三网融合始终未正式启动。

近几年,随着宽带建设的迫切性需求,地方政府推行了一些措施:光进铜退,光纤线路租让,管道统一建造,补贴,各大运营商投资建立股份公司等。电信运营商遵循“语音”→二网融合(“语音+数据”)→三网融合(“语音+数据+视频”)的建设发展道路,目前已完成了二网融合进程;而广电运营商遵循“广播电视”→二网融合(“广播电视+数据”)→三网融合(“广播电视+数据+语音”)的建设发展道路,由于广电网本身就是一个支离和分散的网络,目前还处在广播数字网络双向改造阶段,二网融合尚未完成。

我国目前三网融合的现状是:十多年前提出的三网融合概念推进了光纤到户,却无法推动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见到曙光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并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和新型监管体系。同时确立了先易后难、试点先行、加强网络建设改造的基本原则。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电信宽带网络建设,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网络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以加快宽带发展推动有步骤实现三网融合,成为国家在2015年前完成三网融合的重要路径之一。

三网融合是产业发展必然产物,是一场真正的“宽带革命”,它带来的将是无处不在的物质信息网络生活(物联网),将为广大消费者带来积极影响。今后人们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这样一个三维世界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网络世界。而三网融合将极大地促进人们在这三维世界的自由度,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网融合将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事业的重要载体平台。

三网融合的内涵与外延

狭义的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的狭义定义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这三张网融合起来,共同提供统一的业务服务平台。早期的电信网是基于ATM网络的语音承载网,随着IP技术的发展,尤其是VOIP及IPTV等技术的应用,三网都会融合到IP数据承载网。

广义的三网融合

从网络的物理架构上来看,三网融合的广义定义是将多个网络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融合起来,面向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服务平台。按照这一定义,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远程抄表系统(电网、水网、气网)也融合到这张大网上,让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更方便,同时,也提高了国家能源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故广义的三网融合是指多网融合,而非数字逻辑上的3网,“三”非“3”。

对三网的智慧定义

通过资产重组,目前只剩下电信、移动、联通和广电四大运营商,形成四个大网。实质上,广电网还没有形成一张互联互通并统一管理的大网,由于历史原因,广电不是垂直管理模式,长期以来政企不分,效率低下,形成有线电视行业网络省市分离的多张相对独立的小网。

国务院常务会议按照目前运营的业务种类将三网划分为电信网、广电网和因特网。这种定义智慧、明确地指出了融合的对象(中国移动网,中国电信网和中国联通网,中国广电网)、难点因素和基本方法。

为方便起见,如果将为用户提供电信和视频服务的企业、机构都称作运营商,那么,三网融合可否暂时定义为:将各运营商提供的服务通过同一个网络平台送达最终用户的过程。

三网融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明确指导下,全国各地都在依据国家总体规划,全面、务实地确立各自城市信息化的建设规划,目前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架构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

三网融合将极大地推进电子化社区建设步伐,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家电子化社区建设是指以社区服务为中心,联合政府部门、社区服务提供商、银行金融机构和物业管理公司等相关单位,以三网融合为载体,以政务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和资讯服务为内容,整合各方面资源,面向社区居民提供本地化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因此,三网融合将为电子化社区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网络服务平台。同样地,三网融合将为我国新农村(一个乡镇就是一个社区)建设带来同样的益处。

三网融合的驱动力与必要性

需求驱动——用户

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之间、省广电与市(县)广电之间处于长期恶性竞争状态,相互排斥。如果一家布线,其他运营商则无法接入。用户有选择的权力却无选择的渠道和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户被“绑架”了。如果其他运营商另铺线路,则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且转换成本太高,用户和运营商都难以负担。从用户的主观愿望和客观需求上都希望实现三网融合。因此,三网融合实现业务应用的融合后,它不仅满足了用户自由选择运营商的主观需要,而且方便用户通过一个平台实现看电视、上网、打电话等日常信息交流、服务、娱乐活动。

供给驱动——政府

2008年新一轮的电信重组,产生了三大运营商。在竞争环境中,各大运营商为了生存和发展,分别提供了各具特点的电信综合服务。他们各自为政,网络独立,相互竞争的状态使各运营商的产品和服务无法在同一时间或同一平台提供给用户。

用户因为没有选择渠道的自由,无法充分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服务,如何能让用户拥有更多的上网、打电话、看电视的机会和渠道,享受更便宜、更便利的产品?三网融合使得各大运营商的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做到为亿万百姓谋福祉。

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从宏观上看,将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微观上看,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全面迈进信息时代。

此外,政府已明确了大力发展物联网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促进三网与物联网的融合,最终实现“感知中国”。“感知中国”,应自由感知而非受限于某一运营商的渠道。

三网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看,三网融合的必要性非常明显。一方面,它有利于合理高效利用网络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投资、破除行业壁垒和垄断,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而另一方面,对于用户来说,三网融合将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意味着用户将拥有自由选择运营商服务的权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