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台课题调研
一、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状
市广电台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宣传、广电网络建设和用户服务。近年来,依托义乌经济迅速发展,市广电台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现办有三套广播节目(调频106.2MHZ,调频95.5MHZ和农村有线广播),三个电视频道(新闻综合、商贸和图文信息),广播每天4档新闻、30档自办栏目;电视每天安排4档新闻、每周12档自办栏目。除省广电局指定的智能型试点村外,广电有线网络已100%覆盖全市农村,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5万户。在全省率先建成数字电视平台,目前有数字电视用户1.4万余户。
义乌市广播电视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阶段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为中心工作创造良好舆论氛围。同时,关注百姓生活,反映群众的呼声,架起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行风政风热线》、《老王管闲事》、《今晚九点》、《同年哥讲新闻》等广播电视栏目深受群众喜爱,推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广电台获得了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浙江省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浙江省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先进单位和浙江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平安单位等荣誉。
二、制约广电媒体影响力提升的困难与问题
当前,广电媒体在做强做大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1、广电系统管理体制不够顺畅。我市虽已扩权,但义乌广电台仍然是“县级台”,按规定只能开办一套广播频率和一套电视节目,而且广播电视节目的有线覆盖只能限于义乌市辖区的范围。
2、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还不高。
3、装备和技术水平仍不能适应形势发展。
4、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遭遇“瓶颈”制约。
三、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方向及近期目标
发展方向:未来二十年,广播电视事业总的发展方向是“队伍专业化、网络数字化、运营产业化、覆盖上卫星”。广播电视宣传将始终坚持强化新闻节目的龙头和主干地位,增强义乌广播电视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时不断推进层次化和专业化分工;走媒体与频道整体品牌塑造与扩张之路,繁荣广播电视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树立义乌商贸电视特色品牌,办成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商贸广播电视台。
近期目标:实现制作播出数字化,传输交换网络化,经营方式市场化,体制理顺,人才结构优化,机制充满活力,整体实力和综合实力达到浙江省一流的城市广播电视台水平。
四、打造强势广电传媒的措施与对策
1、提高广播电视辐射力
积极开展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全面实现广播“村村响”。全面提高农村和欠发达的偏远山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力争使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达到100%,逐步提高广播电视对周边县市的覆盖能力。
2、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
一是以深度挖掘提升舆论引导力。新闻深度报道往往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其题材本身就具有重大影响或典型意义,贴近群众,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是创新突破提升舆论引导力。努力办好《新闻故事》、《欢乐义乌》等栏目,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一个好的品牌栏目往往具有很高的人气,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很好地起到“鼓舞人、激励人、启迪人”的效果。
3、增强广电节目感染力
一是新闻活动重策划。抓好节目策划,是电视台办出特色,提高收视率的有效办法。在策划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造就一个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稳定的电视舆论态势,策划人应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深入了解时代发展的背景和趋势,才能形成鲜明的报道思想,才能创作出鲜活的充满感染力的节目。
二是深入采访抓亮点。节目要想打动观众,记者必须在前期采访时狠下功夫,特别是要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挖掘出被采访对象的闪光点。当然这些闪光点,并非一定是什么高尚伟大感天动地的惊人事迹,但它无一例外地在平凡之中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
三是多种元素求效率。电视既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借助于声、画、光、形、色等多种表现手段,以构图、光效、音响、节奏等诸元素感染观众。电视新闻节目也好,社教节目也好,都需要充分调动各种电视元素。
4、提高主持人的亲和力
5、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媒体的公信力,就是媒体的生命力。
一是遵纪守法提高公信力。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培养一支善吃苦、肯钻研、乐奉献的采编播队伍,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自觉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克服浮躁心理,坚持采访深入,多方面、多层次求证和核实,尽量用第一手材料,不导演、拼接事实,少用缺乏分寸的词语、说法,坚持采编工作规范,严格监制审片制度,坚决杜绝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和低俗之风、媚俗之风,对少数害群之马决不姑息养奸,以确保媒体保持长久公信力。
二是强化舆论监督提高公信力。舆论监督的质量是媒体公信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舆论监督的力度如何,并不仅仅是用播发了多少批评稿件、曝光了多少单位来衡量的,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舆论监督公信力的强弱和社会认同感的高低。只有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贯彻“三贴近”的原则,针砭时弊,惩恶扬善,推动工作,促进稳定,才能树立起媒体的公信力,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
三是依靠行业自律提升公信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依法规范广告刊发行为,依法从事广告活动,健全和完善广告审查机制,提高识别虚假违法广告的能力,坚持正确的广告宣传导向,像新闻把关一样审查广告,重点对对医疗、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特殊商品和服务广告的审查把关,禁止利用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类专题节目、栏目发布或变相发布医疗广告;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迎合客户的要求修改经工商部门审查过的广告内容。
6、提高广电产业竞争力
积极探索、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广播电视产业运营、发展模式。改变目前单一的依赖广告创收的产业模式,建成比较完善的广播电视产业、服务、销售网络体系,积极发展具有广播电视特色的延伸产业。近期要大力推进数字电视的推广,通过双向互动功能的开发,提供新闻信息、生活信息、经济信息等服务,实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等网络服务,并提供有线视频点播、在线游戏、短信互动等娱乐功能,从而加快形成多种产业经营格局,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实现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7、提高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对外宣传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对外宣传工作不仅能为义乌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还能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义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同时也是对我台采编队伍综合实力的很好检验。
一是努力提高对外宣传的质量和水平。掌握对外宣传的特点与规律,加大对外宣传报道力度。可在目前广播和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外宣责任考核的基础上,向电视商贸频道延伸,从而形成全台采编人员抓外宣的合力。在浙江卫视、中央台播出的义乌正面报道稿件要逐年有所增加,保持播出稿数量全省领先的位置。同时,积极拓展国外宣传渠道,如继续通过黄河台的对外交流协作网,在美国斯科拉播出专题节目等。
二是抓好重大主题和重要活动的宣传。多年的外宣实践证明,重大主题和重要活动是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如过去的义乌经验主题宣传活动,每年的义博会宣传,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的重点是要围绕“解放思想、创业创新”、“改革开放三十年”、“树新风、迎奥运”等重大主题,突出地域特色,选择生动鲜活的事例,及时向上级台报送。
三是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牢牢掌握对外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必须把握正确导向,自觉服务于、服从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进一步增强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守土有责,在对外宣传上把好关、把好度,抓时效、抓质量,使我台送出的外宣稿成为市外其他媒体的首选稿、主导稿,尽量减少事件的负面影响。
四是办活办好外语新闻节目。义乌有近万名外商长驻义乌,要通过《英语新闻》节目传播义乌的改革开放形象、义乌特有的风土人情,使之成为外国人了解义乌的窗口。五是制作外宣精品,配合对外宣传。根据市政府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所需,每年要有计划地制作几部专题片,这既是对外宣传的需要,也是作为一种历史影视资料保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