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3G时代其实才有两年。2009年的5·17国际电信日上,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的3G无线网络正式商用,在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上,诞生了三张3G无线网,囊括了国际电联规定的三种3G制式。
所以,很多人也许会问:3G才两年,聊4G是不是早了点?一点也不早。3G之所以上得晚,是因为当时在3G网络上还缺乏所谓“杀手级应用”,就是说,是否有一个应用导致大家都去趋之若鹜地使用,使3G用户群体的规模快速扩大,是运营商收回早期投资,进入盈利期,从而更有动力去维护、升级网络,形成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但现状已发生变化。在这两年里,iPhone和Android智能手机的崛起,使移动终端的运算性能飞速提升,它们所倡导的应用商店模式,也让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社交网络、移动视频、交互语音和手机游戏等应用大量出现。
智能手机的大发展,和视频等多媒体网络内容的大繁荣,都在呼唤着带宽速率的提高。目前在中国的3G中,最快的是联通WCDMA,在实际应用中最高也只能达到150KB每秒的速率,大体上相当于家用宽带1.5M的水准。这种速率,在手机上看看网页和一般质量的视频还可以,但要考虑到高清视频需求和频繁的社交互动、多任务运行,目前的3G速率已经有些捉襟见肘。
在美国,Sprint、Verizon等电信公司已经开始部署其4G网络,MOTO、HTC也于今年的CES大会上展出了它们基于4G的终端产品。中移动在推广其4G标准TD-LTE方面,也展开了合纵连横运动,以谋求在即将到来的4G标准表决中占据有利态势。
正视移动互联网大潮对移动宽带如饥似渴的需求,从而在4G产业的标准制定和实际部署中掌握先机,应该是我们对马上要到来的新一年国际电信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