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在国内电信领域,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不少老百姓都尝试过视频电话,手机视频等3G领域传统特色业务。可是热情过后,运营商普遍发现,3G业务的流量并没有实质性的爆炸式增长。运营商,媒体,咨询公司不断探究之际,在企业移动信息化应用领域,一场3G应用的风暴正在上演。
移动行业应用典型的商业模式
“其实行业客户的需求一直很明确,很稳定。”烽火通信业务与应用产品部副总经理冯南说。对国内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客户而言,在10年前就已经完成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并且同时就出现了移动信息化的需求。不过在当时落后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下,大部分企业使用短信作为移动信息化的载体和通道。“短信业务的便捷性不容置疑,但是短信业务交互性不好,信息容量低的硬伤难以回避。”冯南说,“在3G概念来临时,烽火通信就看准了企业用户的需求,使用3G的分组域传递企业所需要的信息,是市场和技术双赢之路。”
烽火通信最早接触到的客户需求是移动OA,因为办公自动化(OA)是企业最早普及的信息化产品,由于企业的管理层经常出差,在离开办公室环境下办公就成为了最典型的需求。现在,企业移动信息化早已超越了移动OA的范畴,ERP,CRM等系统的移动化需求越来越旺盛,甚至还出现了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企业直接选择了烽火的移动信息化产品的情况。
近几年来,致力于转型的国内电信运营商在全面服务个人客户的同时,以服务行业移动信息化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网络技术优势,不断加快业务创新步伐,将移动行业应用拓展到了政务、公安、税务、烟草、教育、城管、金融、石油等领域,催生了警务通、税务通、烟草通、家校通、城管通等一系列移动行业应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信息化进程。
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演进,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将与各种无线技术紧密融合,一些新型的无线应用将应运而生,“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将全面崛起,也必将全面应用于各行各业。
运营商看好市场,构建生态环境,加大补贴力度
中国联通多年前就已在移动行业应用市场布局,3G牌照发放后,中国电信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推出了“工作手机”的概念。同时,据了解,中国移动也在各省谋划成立集成公司,希望能在这块市场上精细化耕作。
由于移动行业应用能带来大量的移动用户转网,并且用户黏性极高,一时间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一位在运营商内部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透露,使用了移动行业应用以后,用户的离网率要比不使用移动行业应用的用户低70%。
SP在个人业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3G移动行业应用中,模式却略显不同,新出现了SI的角色。
在个人业务领域,SP竞争非常激烈,但在行业应用领域,各个行业SI都有着自己的专长,一时间群雄奋起。“再过一段时间,可能运营商要面临转身争抢行业SI的资源的情况了。”上述业内人士语重心长地说到。
移动行业应用种类日趋丰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3G时代带来网络带宽的大幅提升,资费的大幅下调,也使得能够支撑更加丰富的业务应用。3G能够全面支持高速互联网接入,移动支付、移动定位、移动视频会议、移动视频监控等业务,特别是那些在2G/2.5G网络中无法开展或效果欠佳的多媒体业务都能够实现应用。
短信应用风光不再,移动终端软件群芳争艳
2005年以前,短信应用曾经独领风骚,但随着业务的发展,这一局面开始发生转变。在中国移动的首批SI试点业务中,四类ADC业务均不再是简单的短信应用,而是结合PUSHMAIL、WAP、移动终端软件、短信等技术的综合应用。
从2005年就涉足移动行业应用的烽火通信,经过几年的摸索,推出了移动应用中间件加定制化客户端服务的应用模式,以其独特的服务方式和技术支持获得了众多客户的认可。
“现在原先使用定制SIM卡短信业务的客户,不少都开始转而使用定制客户端业务了”,烽火通信业务与应用产品部副总经理冯南说。短信应用模式由于其特定的技术限制,在客户需求日益变化的情况下,各种弊端逐渐凸现,如信息容量有限、交互反应慢、操作繁琐、无法显示直观界面等。而相反移动应用中间件技术采用标准化加定制化相结合的技术,能够快速适应客户的各种需求,同时得益于终端硬件的快速提升,既能实现丰富的功能、美观的界面,又能保证客户良好的体验。
各种技术的紧密融合,将为移动行业应用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以往的移动行业应用一般都是基于某种单一技术,如短信、WAP等,并且只是应用于某种特定的场景的单一应用。但是随着企业信息化、移动信息化程度的推进,这一应用将往往无法继续适应企业的需求。在3G技术全面演进的同时,GPS、GIS、WiFi、RFID、NFC等技术相继涌现,并不断走向成熟,各种技术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这必将为未来移动行业应用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产品:iOrder销售管家:接入企业信息的最后一公里
■烽火通信业务与应用产品部 臧倚剑
对于企业信息化来说,始终存在着几个关键问题:
需要对市场终端数据及竞争对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做出决策。可是如何快速地取得市场终端的各种数据,数字化地进行数据采集,回馈到企业总部?
销售人员、巡店人员数量庞大,是企业在市场第一线的触角。但对这些长期外勤工作的员工如何管理,如何监督,如何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拓展业务?
分销商、经销商是最核心的销售团队,但是公司的ERP不可能延伸至每个分销商经销商的末端,企业如何才能对他们的经营数据,库存状况做到有效管理?
其实一切的一切,只是信息的传递问题。企业苦恼的是信息分散于市场第一线,无法及时地传递,形成了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障碍。其实手机本身具有信息传递的天然通道,烽火销售管家业务,将普通手机变成了信息采集的终端。
烽火iOrder系统由部署在企业侧的后台系统和装在手机中的客户端软件构成。后台系统可以作为单独的应用系统,也可以和企业已有的IT系统集成。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移动订单、移动派单、拍照上传、拜访管理等功能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手机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系统中,从而实现移动场景下的终端数据采集。后台系统接收到终端传输的数据后,将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对应的报表,位置轨迹图等,方便管理人员查看,辅助领导进行决策。
通过使用烽火销售管家,可有效地将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及时地采集和回传,让企业形成更有效的产销供应链,有效整合产品提供商、产品供应商、产品消费者的信息,使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定制产品,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高效运行。
那需要多少钱的手机终端才能实现这样的业务呢?关注ROI的企业CIO往往会问。“从目前市面上的终端价格来看,建议企业不要使用低于400元的手机终端就行,此外,我们会对市面上各类终端进行严格的实验室测试,会向用户推荐性价比高,比较稳定的行业适用手机终端。”烽火通信业务与应用产品部的总工夏立答复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