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10/30 09:40

用户对电信资费的渴求到底是啥?

上方网  橘林

日前漫游费调整后用户反应的跟踪和分析日前媒体报道,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公布在新资费政策,这两家运营商大多数用户10月1日起实行单向收费。电信的“我的e家”、“商务领航”、“天翼商旅套餐”三类用户实现全国范围内接听免费,同时长“市漫合一”;同期,联通在3G和2G上实现全国单向收费,套餐中的语音资费(含可视电话)采用“长市漫一体化结构”,全国单向收费。

那么,资费调整能影响到的用户有哪些?用户对资费体系渴望的到底是什么?下面根据一线调查,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剖析,希望与大家一起互动。

资费调整所影响的用户分类

按照目前用户的话费消费情况用户可以按照通信费用高低,可以简单的分为:高、中、低端客户。以上三类客户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漫游以及很少漫游两部分。也就是高端漫游客户、高端不漫游客户,以此类推。

本次电信、联通资费调整涉及的主要用户群是长期使用漫游业务的手机用户,也就是高端漫游客户、低端漫游客户、中端漫游客户。

这样情况就包括以下几种:

A、通信市场中的高端漫游客户更注重产品品牌、品质,价格弹性需求小,近期会持观望态度;

B、低端客户,由于漫游费用是通信费用中单价较高的部分,所以通信费用较低的低端客户群,基本上不漫游的人群,一年会有1-2次出行,本次资费调整基本不受影响。该部分客户也是通信市场上数量最大的部分客户。有数据显示,该客户已经占客户总数的70%.

C、中端漫游客户,按照费用支付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公司统一付费用户行为分析

1、因为属于团体行为。首先会考虑安全性,成批的转网意味着一定得风险,尤其对于销售人员,会影响他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对于销售来说多一个朋友多一个机会,而换号就意味着可能会损失掉这个机会,要付出一定的沉没成本,所以会非常慎重。

2、还有已经非常成熟的飞信业务以及已经启动的社交网站139邮箱所绑定的人群,都将随转网一起损失。

3、公司客户,前期一般都选择了团体虚拟网,网间成员通话优惠,如果转网,将不能再使用前期优惠的通话资费。

相信在权衡后,该部分客户不会在市场给出其他两家通信质量优良的明确评价之前转网。

费用控制型用户的行为分析

把电话费以限额补贴的形式发放到工资中的。使用人就会将费用高低作为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这类客户中常常漫游的一般是基层销售、长途司机、采购人员、导游等。

1、一般来说这类客户漫游都是发生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负责一定的范围之内的工作),而并非全国各地到处跑。所以长期往返于两、三个固定城市之间的,可以使用两张手机卡,本地、外地各一张,选择合适的资费,就可以比转网更为有效的控制其费用。

2、鉴于通信市场份额最大的70%低端客户群不受影响。也就出现了以下一些情况:

a、 他本人转网也就意味着和家人要使用不同运营商的服务。而且还有跨网通信安全性(必然会降低两者的通话质量)、业务办理要奔波于不同的运营商而提高成本的问题。国人非常重视“家和万事兴”,由通信造成沟通问题,导致误会。相信是谁也不愿看到的。

b、 降低了漫游费的同时该资费体系中本地通话价格就被推高,不符合传统消费概念。尤其联通将谁有钱就为谁服务理念贯彻其中。缺乏大众基础。而关注弱势群体共创和谐社会,是现在社会的主旋律。联通新推出的资费观念与之相背离。而“人和”是中国人所非常看中的,  明目张胆的搞特殊化非常不受欢迎。其他人都是使用的少花费少,而联通产品使用得越多花费越少。

c、现在有比较成熟的上网本业务,以及手机中的即时通信工具(飞信、qq等),只计算流量费,大大低于漫游通话费用。上网本又非常便于携带,能够满足移动通信需求。

综上,资费调整也应重视用户消费习惯、传统文化、家族观念、亲情关系。同时,各大运营商公司各个部门、不同地区的密切合作也将有效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用户对资费体系渴望出现的变革

目前市场上名目繁多,种类庞杂的资费看得人眼花缭乱,用户体验更是一头雾水,无从入手,一般初到一地也就受到当地口碑的很大影响,其实非常盲目。一个品牌系列中,往往包括几个等级,每个等级又包括基本费、市话费(分呼入、呼出)、国内长途费、来电显示功能费、短信费,然后还有国内可选业务包等等。用户拿到账单时常常也是懵懵懂懂,不知其所以然。而运营商对如何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也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往往还是不得要领。

由此,资费在经历了由简入繁之后,是不是也应该由繁入简了呢?显然,这个拐点已经到来。是该推出菜单自助式资费的时候了。

何为“菜单自助式”呢?也就是给予客户更大的空间,而不是凉菜、热菜上一大堆,盼着其中有个菜能对上用户的胃口。把客户按照品牌划分后,将业务罗列出来,由用户自己选择。比如:基本费可以固定,如果用户不需要国内长途赠送,就折算成本地通话费。再如,学生不需要彩铃,可以选择一定的上网流量。再如,如果用户不需或很少使用本地通话费,可以全额选用低廉的漫游资费。

总之,与其制造种类众多的套餐,不如让用户自取所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相信这必然是资费体系发展的趋势。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