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09/9/9 13:08
3G推动移动支付3.0 RF-SIM成标准首选
0
0

今天走在上海、重庆等城市的街头,中国移动的用户已经可以通过手机像刷公交卡一样刷卡乘车,亦能像刷银行卡一样在自动售货机购买可乐或在超市购物,甚至还可以直接利用手机购买电影票、火车票或飞机票。日前,中国移动在湖南、上海、重庆、广东四省市试点了手机小额支付业务,据介绍,其技术和业务方案已经准备完毕。

而在中国移动之前,中国联通于5月17日也在上海推出在上海推出移动支付业务,用户通过购买内置NFC芯片的联通3G手机以及购买NFC手机贴卡(挂坠)等方式即可以享受手机支付业务。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则推出天翼3G“移动支付”业务,为用户提供账单支付、手机充值、公用事业费缴费、订购商品服务、自助金融、刷手机消费等手机自助支付服务。

(三大电信运营商移动支付业务开展情况)

进入2009年,3G为移动支付业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空间,电信运营商争相布局移动支付业务,移动支付市场迅速升温。

“支付是一种大众性的需求,而移动支付具有随身、实时、快捷的特性,还能解决一些传统支付无法解决的问题,提高传统商务流程的效率,有望成为运营商掘金3G时代的‘第一桶金’。”Frost&Sullivan中国区首席咨询顾问王煜全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

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成主流

事实上,移动支付对用户来说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03年,中国移动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手机钱包业务,为用户提供软件付费、邮件付费、数字点卡购买、手机保险、电子杂志购买等服务,支付途径包括银行卡支付和花费支付两种方式。而在这之后,中国联通也面向用户提供手机银行、手机钱包业务。

不过,在早期运营商提供的移动支付业务中,一般都是基于短信或语音交互绑定后台账户模式,或是基于WAP和Java方式,通过网络进行支付,也被认为是移动支付的第一代和第二代。

“第一代支付方式使用门槛很低,但是存在安全性欠缺、操作繁琐复杂、无法即时支付等问题。第二代与第一代移动支付有同样的缺点,还受到网络速度的制约。”一位移动支付专家记者表示。

而这次中国移动在四省市试点的小额支付业务则突破了以往的支付方式,采用非接触式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用户只需要完成手机和POS终端的对话即可实现支付功能,这就好比用户乘坐公交车,只需要使用“一卡通”刷卡即可交付所需费用。

中国联通新推出的移动支付业务也是基于非接触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一位深谙移动支付领域多年的专家向记者表示:“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方案的使用代表着我国的移动支付业务已经进入第三代。”

事实上,非接触移动支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使用,例如日本NTTDoCoMo的Felica项目、欧洲的NFC手机支付项目。“现在,日本几乎到处都是采用手机进行购物、乘车等日常活动。”王煜全向记者表示。而在去年的通信展上,记者也亲自体验了NTTDoCoMo提供的移动支付业务,非常简单、便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