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G市场快速发展
2008年,全球3G用户继续稳步增长。2008年新增用户1.4亿,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7%,在全部移动用户中的占比达到11.1%。发达国家的3G用户增速正在提升,2008年新增的3G用户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3G市场已经启动了相当长的时间,市场对3G的接受度已经较高,并且3G技术和产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对3G业务提供和市场的支撑力度大(图1)。
图1 2002~2008年全球3G年新增用户情况(单位:万)
与此同时,3G网络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扩展,3G+技术继续担纲拉动3G增长的主要动力。2008年WCDMA商用网络新增45个,HSDPA新增42个,HSUPA新增34个,综合来看,随着HSDPA技术的逐渐成熟,现有的WCDMA网络中,90%以上都已经升级到HSDPA。与此同时,2008年cdma2000 1X EVD0商用网络也继续快速增长,是CDMA的主要增长点。1X EVDO Re1.0商用网络全年新增31个,1X EVDO Rev.A网络41个,两者合计占CDMA新增网络总数的73.5%。
移动通信终端的发展一般滞后于网络,尽管如此,作为移动通信服务链条中最接近用户的环节,其重要性却丝毫不逊于其他任何环节。由于终端对用户对移动业务的感受度、用户满意度等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也是衡量一个产业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之一。综合来看,2008年3G终端款式不断丰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日趋成熟,为3G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以WCDMA/HSDPA终端为例,截至2008年10月,全球累计上市WCDMA终端l334款,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84款,增幅60%;HSPA终端累计741款,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38款,增幅84%。
2、3G业务种类不断丰富
随着3G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相关技术的提升演进,各种业务种类不断丰富,用户的感受也不断得到提高。
(1)移动通信网络能力提升和市场需求增长推动移动业务种类不断丰富。随着3G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和业务支撑能力等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目前广泛部署的HSDPA,其下行传输速率已经达到了7.2 Mbit/s,1XEVD0网络也可以支持下行3.1 Mbit/s的速率。同时,随着移动通信普及率的提升,移动通信已经和正在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移动通信业务的要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市场需求的拉动和网络支撑能力的提升,共同推动移动通信的业务种类不断丰富。如图2所示,日本的NTT DoCoMo公司在其3G和3G+网络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融合与创新力度,不断推出各种类型的新业务。
图2 NTT DoCoMo历年来推出的3G新业务
(2)3G数据业务朝着互联网化、生活化、视频化、媒体化和互动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业务向移动通信网络移植是移动业务创新的一大趋势,移动音乐、移动搜索等诸多移植型业务成为了移动数据业务的热点。随着移动用户普及率的提高,移动业务的个性化特征不断凸显,推动移动业务深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视频作为3G业务的重要表现形式,最能够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环境,提升业务对用户的吸引力和黏着力,是全球3G运营商主推的差异化业务。从2.5G时代开始,手机终端就已经开始兼具通信联络和大众传播信息的双重功能,在3G网络的支持下,移动业务的媒体化特征更加突出,提供的内容形式更加多样,手机电视、移动FM、电子书、手机报等都是典型的3G媒体型业务。随着3G网络上行传输速率不断提升,移动数据业务的实时交互性迅速增强,移动社区、博客等业务快速发展。
(3)3G移动通信网络能力的提升,不仅降低了运营商网络成本和业务价格,还提升了业务的感知度,有力地推动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2008年,随着3G/3G增强型单比特建设成本的降低,移动数据业务的价格不断下降,大大降低了业务的使用门槛。同时,现网大部分3G业务源自2G/2.5G,随着网络速率的提升,用户对业务的感知度不断改善,尤其是一些对网络带宽资源要求较高的业务,如视频、音乐、游戏、数据卡等。资费下降和体验提升激发了3G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使用,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3G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使用频率远高于非3G用户。
3、一代技术标准趋向统一
3G下一步技术演进路线的清晰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界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判断和信心。因此,几种主要的3G技术在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系统的同时,也都在努力开发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为自己设计技术演进路线和未来发展的蓝图。
WCDMA从GPRS改良型的R99版本开始,R4版本完全独立设计,R5版本逐步引入IMS和HSDPA,R6版本实现MBMS和HSUPA功能,R7版本引入HSPA+功能,而LTE(R8版本)则计划在2008年年底冻结。与此同时,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IMT Advanced或LTE+将会成为R9版本的核心内容,预计将会在2010年左右完成。随着WCDMA版本的不断升级,网络传输速率也不断提升。从R4版本的384 kbit/s,到HSDPA第一阶段的下行3.6 Mbit/s和二阶段的下行14.4 Mbit/s,以及HSUPA的上行6~8Mbit/s,到LTE阶段预计实现的下行100 Mbit/s和上行50Mbit/s。WCDMA技术演进路线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充分满足用户对多种数据业务的需求。
3GPP2也为cdma2000设计了下一步演进的路线,即从cdma2000 1X到1X EVDO Re1.0,Rev.A到UMB,进而演进到IMT Advanced。但是,从产业链情况来看,LTE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多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支持。
运营商方面,传统的主流G网运营商,如沃达丰、NTT DoCoMo、AT&T、T-Mobile、中国移动等,都先后宣布支持LTE或参与该技术的测试;而全球主流的CDMA运营商Verizon、KDDI、SKT和KTF也声称向LTE进行演进。设备商方面,爱立信、诺西都宣称其WCDMA产品支持向LTE的演进;华为CDMA、WCDMA产品都支持向LTE平滑演进;阿尔卡特朗讯也将和日本NEC建立研发LTE的合资公司;北电和摩托罗拉近期也宣布全力投入LTE。高通最新发布的芯片路标中也宣称支持LTE。
此外,拥有独立演进路线的WiMAX阵营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美国Sprint Nextel的WiMAX商用网络在一推再推之后,终于于2008年10月正式商用。但该业务却并不是Sprint直接推出的,而是由Sprint、Cleanwire、Intel等多家企业的合资公司联合推出,其实或多或少反映出Sprint等企业对WiMAX前景的担忧。另外,2008年12月,Clearwire CE0宣称Clearwire一直致力于发展WiMAX网络,但LTE将来成为全球4G标准,Clearwire在未来几年内会考虑利用LTE提供宽带服务。
随着2008年l2月高通宣布放弃UMB,转而全力支持LTE,业界对LTE的支持似乎已经成为共识。2000年ITU希望在IMT2000上实现的目标,虽然一度被利益所阻隔,最终还是交由市场来完成了。
4、3G推动产业融合
3G及3G+技术的成熟、发展与普及,不仅提升了用户传统电信业务的业务感受,而且还使其逐渐成为内容分发与创造的新载体。高速移动网络创造出新的娱乐、生活和工作方式,催生了多种新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并解除了2G网络中简单信息流动的局限性。
移动通信与相关行业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纵观全球市场,手机电视、手机阅读、移动音乐、移动银行、移动医疗、移动社区、移动搜索等高级移动数据业务都是在3G网络出现之后才真正发展起来的。这些业务的产生与快速发展模糊了移动通信产业与互联网、传统传媒、出版业等产业间的界限,使得在3G时代传统移动通信服务业的概念在逐渐模糊,并与相关产业一起形成一个融合性的大产业,而这一大产业的边界也是模糊不清的,将随着网络技术、市场需求等不断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展。
3G所推动的移动通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仅为移动运营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且也为其他产业的主体打造了新的市场空间。以移动通信与内容产业的融合为例,一方面,移动运营商有机会介入到内容的运营中,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刺激了网络数据流量的增长,实现了网络的增值;另一方面,内容制造产业增加了分发的渠道,而且通过这一渠道极大地扩展了内容受众,实现了内容的增值。
与此同时,融合后产生的新兴产业也为新进入者带来了发展机遇。以移动互联网为例,作为移动网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兴产业,移动互联网不仅为移动运营商和互联网巨头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而且为许多传统产业主体如终端制造商、渠道分销商、软件开发商、内容提供商等创造了市场机遇,使得这些产业主体能够参与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之中,并有机会成为某一移动互联网业务市场的主导者。
2009年,随着中国等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启动3G市场,全球3G产业还将掀起又一轮的发展高潮。可以预见,3G用户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3G用户比重将逐渐增加。3G业务进一步向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渗透,并逐渐形成多种多样的业务模式。受金融危机影响,LTE等下一代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将略微拖后。在3G、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作用下,传统产业之间的融合还将会不断推进,在模糊传统业务界线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