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小老乡准备去东莞开一个手机维修部,准备买一台电脑,帮人下下载,存下资料什么的,另外自己闲瑕时可以遛遛网,聊聊天。未满20岁的农村孩子初出江湖,经济条件也不是太好,但电脑还是需要的,于是手头上刚好有熟悉的上网本供应商,便以公司提货价为其选了一台威盛移动芯片的上网本,想来其配置也足够他用了,何况便宜(也就1800元左右)适用,质保也有一年,赚到钱了,再换个IBM吧。
卖了电脑,自然得上网。要上互联网这东东可得找电信。因为是本本(上网本也算本本吧),决定去看看移动的G3,早就知道广东TD网络都几乎覆盖了,用个TD上网卡不是很方便吗,白天在店铺,下班回住所都能上网,其不悠哉!
到了华强路移动营业厅,仔细一咨询,呵呵,原来TD移动上网卡并不是他们所能消费得起的。上网卡虽说只要一元钱,可是得一次性缴纳一千元。一千元倒没多大问题,移动服务小姐的移动宽带套餐的解释却很明确。套餐有10元\20元\50元/xM……等等,最高1000元封顶。拿50元的来说吧,流量好像是200M。看看新闻,收收邮件等可能还是够的,但是要是没事上迅雷看看电影,或是用BT下几个大片,恐怕就难以承受了。
移动服务小姐说的也好,你不能指望TD移动宽带和电信的ADSL无限时包月比较。用移动宽带的也大多是商旅人士,或公费、或白领、或大款,总归不是普通网民所能消费得起的。虽然有封顶,比ADSL还是不知贵了多少倍,相信大部分网民还是不愿花费的。
无论移动带宽达到多高,网络升级即便到了4G、5G,其通信的本质改变不了,发展通信也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任务,是给国民相互交流,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国民素质的平台,没有理由当它是从国民身上赚钱的工具。
修公路,收费高了,跑的车也自然少了,回报自然也延缓了,通信建设也是如此。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希望获的更高更好更优质的通信网络服务,同时也更想享用合理的更低的资费。
希望3G不久是一个平民的3G,含有更多公益性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