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1/6 13:14

3G在手:以融合破解发展难题

通信产业报  

2008年,我国电信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电信业自身的财富积累速度逐步放缓,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却日益强大。将电信业的发展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去,通过更合理的产业格局、更实用的技术方案,有效刺激用户需求的提升,并对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提供促进作用,成为通信业新的课题。

变革1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融合破解发展难题

据社科院预测,2008年我国将保持9.5%左右的GDP增长。而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国电信业收入为7461.3亿元,较上年增长7.6%,低于GDP增长约2个百分点。在国家提出经济增长“保八”的情况下,工业和信息化部为电信业设定的增幅为6%,同样低于GDP增长2个百分点。

无疑,通信业面临发展难题。

信息化成新的重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连年低于GDP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电信业务总量仍保持高增长,今年1-11月,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046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7%。这表明,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于电信服务的需求仍旺盛。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前三季度,我国电信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2.1%,而2003年到2007年这一数字分别为12.6%、18.7%、11.2%、13.2%及13.6%。而随着电信竞争结构的改善,我国电信综合价格水平下降的速度还有可能继续。此外,全国电信业务收入/电信业务总量比值近年来也逐步下降,从2001年的89.4%下降到了2007年的41.6%。在新阶段,电信业的发展必须要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去。

正是出于上述考虑,中央政府于今年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工业行业管理、国防科技工作及通信发展、信息化推进等职能,整合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信息化而非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心。

广阔视野下的电信业

电信业也认识到了这一转变。早在2006年,中国电信即提出建立并巩固中国电信信息化建设主力军的地位。2007年底,业务增长乏力的中国电信率先提出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将自身的定位从通信服务提供者转变为信息化服务提供者。

对于电信业来说,新客户、新话务、新业务这三大增长极中,用户增长已经出现结构性放缓。今年以来,我国新增移动电话用户数呈现逐月走低的态势,11月下降到700万户以下。在新话务方面,2008年前10个月,移动通信本地通话时长为24193亿分钟,同比增长29.2%。而2007年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同比增长35.3%。因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李毅中部长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尽快发放3G牌照

在金融危机条件下,3G投资被寄予拉动经济增长的厚望。但是,3G启动的本意是通过通信业的投资带动社会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的发展。通过启动3G,加强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在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利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改造提升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积极促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融合的政策思路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上,政策部门的思路也渐渐清晰。

在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李毅中部长强调,要把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落实到技术改造中。通过发挥信息技术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在此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明年将推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专项行动计划,选择一批基础好的企业和地区,开展试点和示范。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