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
2011/4/22 15:18
韦乐平:发展物联网不能改变现有网络构架
0
0

在2011中国无线网络融合大会上,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发表了题为“我看物联网”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韦乐平阐述了与业界主流声音不同的观点。他表示,目前物联网的市场空间被严重高估。2010年全球物联网规模仅为1000亿美元,与美国Forrester联合哈佛大学预测的3万亿美元相比,误差高达30倍。在韦乐平看来,未来十年内物联网很难成为与电信行业匹敌的服务行业。

物联网发展仿佛大跃进

目前,物联网的发展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韦乐平表示,从理念上讲,物联网体现了两大融合: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结合。人们之所以关注物联网,因为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可能涉及几百亿链接,大大突破了现有的PC和手机连接数的限制,为通讯领域的扩展和转型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然而,韦乐平强调,物联网能提供的仅仅是想象空间,事实上物联网的市场空间被严重高估了。

美国Forrester联合哈佛大学的预测中指出201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空间将达到3万亿美元,而实际上2010年全球物联网规模仅为1000亿美元,误差达到30倍。韦乐平表示,即便在有效的物联网市场中,电信运营商的市场不是传感器,是服务市场,仅只占到1%。这与万亿级的预估差距很大,物联网的发展很像当年的大跃进。

十年内难与通信业匹敌

目前,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仍处在萌芽阶段。韦乐平表示,我国物联网具有几方面特征:第一,产业由国家驱动而非市场驱动。第二,物联网产业链复杂而分散,全世界传感器2万种,中国的传感器5000种,是薄利小众市场。第三,物联网标准化严重滞后。

刚刚起步的物联网在技术、标准、社会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挑战。在技术方面,物联网发展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市场方面,运营商面临高端难接入,低端利润小的困难;在社会方面,物联网发展对用户隐私的影响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因此,韦乐平表示,从市场空间和发展现状来看,物联网在未来十年内不可能成为与通信业匹敌的服务行业。

运营商难成主导

目前,有舆论认为运营商应该为物联网发展牵头。针对这一问题,韦乐平表达了不同的观点:“电信运营商只占物联网产业链的1%,只是中间角色,很难成为物联网产业的主导。”

2010年三大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的收入为3亿元,只占运营商总收入9500亿的很小一部分。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物联网的投入巨大,而产生的收益却得不到保证。

同时,电信运营商发展物联网另一阻碍便是其很低的ARPU值。ARPU值一直是运营商最关注的指标之一。韦乐平表示,中国电信的手机用户的ARPU值能达到80元至90元,而物联网的ARPU值不到10元。

网络构架不能变

关于中国电信的物联网发展策略,韦乐平总结为16个字“行业为主、重点切入、有效投入,规模效应”。他表示,中国电信的物联网应该面向M2M的服务提供商并且提供批发业务为主。避免直接面向最终用户,除了极少数领域外,主要靠与M2M服务提供商的合作来扩展业务。不应该像电话宽带一样直接面向用户,这不是中国电信的长处。

目前,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发展物联网运营商必须改变现有的网络结构。对此韦乐平表示,电信运营商近期的网络发展策略是利用现有的固定、移动、卫星等网络资源支持近期的物联网业务发展,网络架构基本不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