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消息,“2010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于10月11至15日在北京举行。搜狐IT在现场举行了高端访谈栏目,以下为中国电信集团副总工程师靳东滨的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由搜狐IT和移动LABS联合推出的2010北京通信展高端访谈,我们的访谈也会在搜狐微博上同步直播。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中国电信集团副总工程师靳东滨先生。
靳东滨: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我也知道上午您已经在各个主要的展台转了一圈,我想先问您一个最常规的问题,关于今天观展的感受。
靳东滨:我几乎每一届展览都参加,这一次给我感受比较深的有两方面:第一,运营商和制造商把展示的重点放在了业务、放在了产品上。所以你看到很多制造商也推出了很多应用的业务,运营商就更多了,中国电信这次就推出了几十种产品。第二个感受,运营商更关注了用户的感知,所以在很多的产品介绍中在看,在展示用户使用的时候他的感知是什么样的,所以他有很多体验性的东西。我也很高兴看到有一些厂商他们在提供一些硬件、软件产品的时候,也提供了现在可以观测、检验用户体验的一些方法和产品。这就是说整个通讯行业从技术主导型的现在变成服务和产品业务结合的这样一个发展的趋势。我觉得非常好,更有利于这个行业服务的对象,广大的通讯用户更好的去使用通讯的产品。
中国电信集团副总工程师靳东滨
主持人:今天我在电信展看到了一个我认为对媒体人来说很有用,同时加快我们节奏的产品,叫翼视讯,那个产品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您认为把前端、后端统一到三种,移动宽带、宽带、无线,这种产品的创新会不会有加大的趋势,我知道是浙江电信做的。这您能不能点评一下?
靳东滨:我们中国电信历来主张,我们提供的产品是为用户服务的,更多的关注于市场化,如果用户有需求,我们就大力的推动这种产品,所以像这种为三网融合,或者是为了将来媒体、传媒发展所提供的产品,更多取决于传媒的这些企业或者是单位他们怎么样去用。如果他们用得好了,我们就一定要至少把这种产品推广出去,至少现在要能够展现出来,其他媒体、其实省市要用的话,也可以推广,但是我觉得它更多的是一种市场需求。使用单位要学会使用这种产品。
主持人:我们还看到今天电信集团的展示,跟我们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一样的,展示背后隐藏的一条线就是物联网,中国电信在物联网上的规划和整体的发展步骤能不能和各位网友介绍一下?
靳东滨:我们国家从去年温总理视察无锡以后就提出了感知中国中心的建设。把物联网的建设提到了日程上来了。中国电信作为通讯行业比较大的企业,我们把推动国家物联网的发展当成我们一个责任。所以中国电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部署。一个是跟国家的有关部门和标准组织进行紧密的互动,比如说我们参加了一些标准制定,提出一些标准的方案,我们也参加了国家有关部委关于物联网产业政策的研究工作。第二个层面,在技术层面上我们设立了无锡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推广中心和中国电信物联网重点技术实验室。把一些技术上涉及到物联网使用的核心技术的研发放在我们这个基地和重点实验室上。我们现在已经推出了企业标准的M2M的一些标准。这些企业标准大概有七个企业标准。为了让广大用户,特别是企业用户能用上物联网的产品,我们又会针对这个应用研制出了M2M的通讯模块,来降低使用和接入的成本。
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各种物联网应用的平台,比如说中国电信有一个很成功的全球眼,它就是一个物联网的应用,这个平台现在用得很广泛,大家也很熟悉了,我们现在也正在向交通的,它和能源、节能、减排有关系,又是大家生活中现在遇到麻烦最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智能交通上我们也做了很多的研发项目。在教育、学校方面,环保、政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方面,都有一些研发和应用。这是我们做的第二个方面。第三个方面,跟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广泛的合作,来共同的推动中国物联网的发展。这些方面我们包括参加一些产业联盟,还有一些和上游的厂家、和下游的使用单位,我们共同推出一些产品。比如说我们在黑龙江省农垦共同搞的智能农业,其中智能大棚受到了好评,我们通过手机、互联网来掌控大棚里的各种农业、植物的信息,进行实时的控制,为了提高产量发挥了一些作用。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交通、教育、农业、网友可能更感兴趣的是,不仅是这些在我的生活中无声无息的帮助了我,我们更希望能看到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和M2M。简单说,网友更希望我能够明白物联网怎么直接进入到我的生活中,让我感觉到物联网在我的生活中真实的存在。
靳东滨:这是每一个电信用户关心的,物联网是不是在自己身边,现在已经逐渐的在走进每一个平民老百姓。因为我不举具体例子大家感受不到。我们现在说的一卡通,翼机通。翼机通将来逐渐要代替一卡通。翼机通是物联网的应用,它是把RFD嵌入到手机上,手机具备了识别功能,这个手机在企业、校园里用这种手机就可以完成身份认证,可以实现食堂、门禁、其他的小的消费都可以去认证它,这是RFD也是物联网的应用。有一些企业、学校已经在用了。很多大学同学可能已经使用过这些东西了,将来随着翼支付、翼机通这种产品逐渐在手机用户中发展,大家慢慢在手机上体验物联网就已经成为现实了。我在这次展会的展品中看到很多企业都在推他们这种应用的产品。
还有一些是逐渐要进入家庭。家庭性产品,像家庭医疗健康环保设备,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电信推出的类似于智能家庭网关,支持除了传统的通讯和互联网这些应用以外,还支持一些对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比如说家里的电器,还有家里的安防,甚至家里的三表,水表、电表、气表的流量检测。这些在上海我们已经有一些应用了。这些产品深入家庭以后,家庭的每个成员也会感受到。他会逐渐的从大城市、核心城市向更多的城市,最终到农村去拓展。现在为什么这些应用大家觉得现在没有感受那么多。我觉得现在技术上已经逐渐的突破了限制,现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国家标准,这涉及到家庭和个人用的物联网的应用的标准还没有完全出来,所以规模化的去推还是有一些问题,特别是工厂在制造过程中的智能化的产品制造的时候、没有标准的时候很难大规模的生产,第二,因为他现在是在实验开发阶段,这些产品的成本还很高,以后随着产品规模化以后,成本降下来了,感受到的网友就会越来越多。就跟我们使用手机一样,最初手机一定是一些高端的人士,现在农民都可以使用手机,证明它成本降低了。物联网也是这样,随着它的规模化应用,它的成本会逐渐降下来,我们每一个老百姓都会使用上这种产品。我想这个会很快。
主持人: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对金总的采访到此结束,我们在其他的机会也希望继续聆听金总的指导。谢谢各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