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运营商
2023/5/22 14:07

中国移动研究院丁海煜:深化双链融合创新 助力5G-A加速商用

C114通信网  岳明

C114讯 5月22日消息(岳明)在2023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5G建设与应用创新”论坛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丁海煜对中国移动在5G-Advanced(以下简称“5G-A”)技术方面的创新与实践进展进行了分享。

他表示,中国移动从3GPP R15到R18一直在推动5G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标准演进。面向R17,中国移动稳步推进标准完结,加快包括RedCap在内等关键技术的端到端成熟;面向R18,中国移动围绕深化双链融合创新,明确3大方向(卓越网络、智生智简和低碳高效)10大技术,进行了技术的创新攻关,并取得积极进展。在会议上,丁海煜着重介绍了中国移动围绕产业数字化在RedCap、内生确定、通感一体、智简网络和新型无源物联网技术这几个技术方面的创新与实践。

他谈到,针对电力、制造、视频监控等中高速物联产经5G终端成本高的痛点,引入RedCap技术,可补全5G物联网整个技术体系。RedCap技术具备低成本、低功耗、大容量、优覆盖、低时延、强隔离和优适配七大优势。

“我们认为RedCa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5G技术,中国移动计划力争在今年年底能够实现RedCap的端到端商用。”丁海煜指出,中国移动正采用多措并举,以技术攻关提升系统性能、完善标准,以技术试验和产品自研促进产业成熟,以编队作战凝聚产业资源、形成合力,以标杆案例形成示范、拓展应用场景,加速RedCap端到端产业成熟。

在5G智简网络方面,中国移动面向行业四大痛点,基于统一、弹性、按需、融合理念打造智简行业网,并着重在两个方面发力,一是在集中化方面发力,也即基于算力基站等统一的软硬件平台实现CT功能、IT/OT应用等的集中部署,通过资源复用控制成本,然后基于网元虚拟化技术和灵活回传链路实现部署位置的弹性;另外是在智简网络架构方面发力,也即通过终端、网络、业务跨层域融合简化,协议栈/流程可按需剪裁,精准匹配业务需求,提供高性价比的连接+算力+能力一体新型信息服务。

丁海煜介绍称,目前中国移动在5G智简网络进展中,已实现云网业一体行业基站多点开花,5G工业融合组网架构势头强劲。一方面,一体化集成IT、OT应用的5G工业云基站在多场景落地,实现了包括视频电子围栏等IT应用,以及变频器控制PLC等OT应用的一体化集成部署,降本增效效果明显。另外,中国移动还联合产业发布了5G工业融合组网架构倡议,加速CT协议与IT/OT协议深度融合。

在中国移动看来,内生确定也是产业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技术。面向行业高确定性需求,中国移动提出了优规划+强保障+快恢复三步走策略,一方面持续增强低时延、高可靠等5G空口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网业协同优化整体性能,打造5G深入工业控制等核心关节的敲门砖。在相关实践方面,中国移动在确定性时延保障和快速恢复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

“在异常时延问题的快速定位方面,我们形成了端到端时延的分段感知机制,也构建了网络状态异常问题的快速溯源机制。我们在宁波港等相应场景进行了落地,有效地解决了一些故障定位难、定位慢的痛点问题。”丁海煜谈到。“另外,我们也优化了网业协同架构,通过网络与业务的相互感知,进行业务包特征精细化识别,进而实现网络参数智能调整,提高网络与业务的适配性,从而更有效地应对突发干扰,并大大降低时延。”

在通感一体技术方面,中国移动的总体思路是通过一体化的空口信号和多样化的感知设计,在通信的同时使能距离、速度、角度等新型感知能力,来更好地支撑拓展在包括车联网、无人机、智慧海洋等丰富的新业务。在相关实践方面,中国移动正同时在高频和中频两个频段推进通感一体的发展。

丁海煜表示,“我们认为高频和中频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并已联合产业推出了相应的原型机,且在车联网和无人机等相应场景开展了验证。目前高中频样机均可实现1KM探测距离以及亚米级的覆盖精度,感知能力相较于传统雷达有好几倍的提升。同时,面向车联网场景,我们还完成了通感算一阶段5G无线算网一体的新型车联网架构验证,实现了业界首个基于5G全Uu通信链路的鬼探头业务端到端流程打通,可以更好地降低成本、提升性能,满足车联网建设需求。”

此外,在新型无源物联网技术方面,中国移动认为,该技术将进一步拓展目前的蜂窝物联网体系,助力蜂窝物联网拓展到包括仓储、物流、零售等千亿级、低成本、零功耗的连接市场。针对此,中国移动正通过收发分离的组网式架构和蜂窝式架构两种方式同步推进新型无源物联网的构建,并希望未来进行分阶段的商用。

在新型无源物联网技术相关实践中,中国移动目前在组网式架构方面已完成无源物联产品自主研发,并在中国移动信息港、广州、佛山等地进行试点,商用步伐正在加速;在蜂窝式架构方面,中国移动联合产业进行了蜂窝式无源物联样机研发,借助网络基础设施构建“全程全网”覆盖,结合标识服务,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室外新型无源物联标签覆盖距离突破200米,通信距离相比RFID提升数十倍。

在演讲最后,丁海煜还特别强调,为了更好地推进5G发展,中国移动正积极建设产业系统创新基地,打造5G-A、5G+行业等专项实验室,希望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测试、演示环境,汇聚创新链、产业链力量,加速5G-A商用。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中国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