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访
2014/7/7 14:01

恩智浦正在做什么:加班加点应对国内需求高速增长[图]

C114中国通信网  张月红

C114讯 北京时间7月7日下午消息(张月红)能源、互联、安全与健康这些正在推动着电子产业的发展。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原来的主打市场是消费电子,今天他们的领域已经扩张到汽车、网络安全、便携和可穿戴式领域。2013年,恩智浦半导体营业额达到48.2亿美元,其全球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Steve Owen在接受C114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恩智浦业务领域已经扩大到支付、互联网安全、连接等方面。

手机信用卡化

Owen表示,恩智浦注意到,现在的手机越来越信用卡化。消费者的支付行为已经不再仅限于在实体店的支付了,随时随地的连网,为随时随地的网上支付提供了便利条件。手机的信用卡化,就是说消费者用刷手机取代刷卡,现在很多的POS机具备了NFC读取功能,Owen表示,以后甚至会出现手机的POS机化,也就是说手机相当于一台POS机,为其他的手机、银行卡、交通卡完成支付,这是恩智浦预见到的一个新趋势。

原本用在信用卡里的芯片,也用在了手机里,让手机实现信用卡式的消费。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今年新上市的智能手机有50%以上支持NFC功能,同时嵌有安全芯片,其中有很多使用了恩智浦的技术。Owen称,恩智浦已经成为NFC生态系统的领头军,所有领先的NFC智能手机厂商有90%都依赖恩智浦的技术。

手机信用卡化主要有两大驱动力,一是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二是为服务提供商带来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无论是银行、运营商还是互联网厂商,他们都能在手机支付领域开辟一个全新的蓝海,实现更好的赢利。

Owen称,恩智浦在中国的NFC安全芯片应用主要分四个领域。第一大领域是银行卡芯片,恩智浦的占比已经达到70%;其次是交通卡,中国300多个城市的交通卡,也都有大量的恩智浦芯片;第三个领域是电子护照、身份识别卡;第四个领域是POS机。

他同时强调,随着云化、WiFi网络的普及,这几个原本各自分割的领域之间形成了一个网络,互相之间跨界融合,使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消费。这对于零售商来说,也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营业不再是传统的作息时间,而需要7*24小时的运营来适应消费者随时购物的需求。

恩智浦半导体全球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Steve Owen

恩智浦半导体全球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Steve Owen

软硬件结合保障安全

阻碍消费者随时随地消费的最大顾虑就是安全,Owen称,要确保消费者在移动支付时,不用担心别人盗取资金。网络黑客盗取用户钱财的案件屡有发生,恩智浦在做的就是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每年投入上亿美元进行安全技术的研发,产品安全等级每年都会抬高标准,目前恩智浦全球信用卡的所占份额已高达70%。恩智浦在中国市场同样占据主导地位,与国内几乎所有的银行进行合作。

恩智浦确保安全支付的技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个是嵌入式安全元件 (eSE),另一种是基于UICC的技术。Owen称,恩智浦提供给手机、银行卡以及交通卡的安全芯片采用的是同样的技术,安全等级也都是一样的。信用卡具备的所有功能都能在智能手机上实现,并具有同样高的安全等级,Owen称,除了手机厂商,恩智浦也在和PC厂商合作,让手提式电脑实现更安全的办公。

遗憾的是,手机支付的市场推广与交通卡相比,远远不及。Owen称,最大的原因在于利益切分,从技术角度看,NFC已经有十年的历史了,发展比较成熟。在手机支付这个生态系统中,银行、运营商和手机厂商三方存在一些利益上的冲突,这样的冲突导致推广上出现问题,从而使消费者的体验打折。

Owen称,恩智浦仍然在完善NFC技术,使芯片功耗越来越小,这样天线也就能越做越小,天线小意味着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他说,小功率模块是恩智浦的优势。

提到移动支付的安全趋势,Owen认为,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银行业,因为他们成功的根本在于消费者的信赖,银行业会推动安全厂商研发出更复杂、更安全的硬件和软件,特别是反黑客方面,现在恩智浦看到的趋势就是,安全硬件和安全软件相结合,才能使移动支付的安全级别更高。

建移动音频生态系统

恩智浦关注的另一个领域是传感器与NFC技术结合的应用,传感器感知温度、湿度、压力、声音等数据,并通过NFC技术传到手机里。

目前的传感应用,大部分都是其他传感设备采集温度,湿度和压力等数据,然后再传到手机上,Owen称,智能手机也可以通过内置的传感器芯片,本身就能够感知温度、湿度和压力数据,今后甚至取代GPS,给出位置数据、行动速率,即使是在离线的情况下,手机也能给出这些数据。手机里的扬声器还可以有更创新的用途,比如说用作传感设备。扬声器本身在不同的环境下,工作方式就会不同,让扬声器具备传感功能,去感应环境里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信息,这些都是恩智浦正在付诸实践的想法。

智能手机能做到的还有更多,比如,以往专业级音响才能有的音质,现在也渐渐走进了手机里。PC和笔记本的音频质量远远好于手机,原因在于前者有足够大的空间让音频发挥作用,手机就没有这么大的空间,所以不能达到很好的音质。另外手机厂商也不愿为此增加成本,他们希望手机成本更低,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扬声器达到很好的音质,如果把手机的音量调高的话,可能会导致扬声器爆掉。对恩智浦来说,如何让扬声器在更小的空间里,拥有更好的质量是其关注的重点。Owen称,恩智浦正在和扬声器供应商、SOC供应商、终端厂商一起合作,用恩智浦的算法优化扬声器的设计,建立一个适用于移动设备音频的生态系统。

这也给手机厂商的竞争带来了更多的差异化途径,有的手机主打安全支付,有的手机在声音处理上有更突出的表现,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4G高速发展为供应链带来压力

现在,中国市场已经迎来了4G,运营商的快速推进也给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了很大挑战。根据IDC的预测,由于运营商补贴以及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提升,2014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4.5亿部,其中1.2亿是4G手机。

Owen称,中国市场4G的快速进展,也使得恩智浦的几大工厂加班加点、满负荷运转,他预计这种工作节奏在未来的几年中都会保持下去。

即使如此,部分手机厂商仍面临着供应链紧张的压力。对此,Owen称,半导体供应链本身就有需求的周期性特点,它使半导体厂商的跟进有一定难度,在一些时期会导致供应不足,原因在于很多半导体厂商无法准确判断市场需求情况。

比如,2008年,半导体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很多芯片厂商的工厂几乎空着;到了2009年,需求上涨,而2010年又开始下滑。虽然产业链知道中国2014年会上LTE,但具体的时间段和推进速度并不明朗。这跟银行卡芯片需求情况完全不同,国内银行业有很好的规划,提前几年就公布了产业需要什么技术,什么时间段需要,这有利于各厂商提前准备以应对增长。比如说恩智浦在2010年就投建工厂,将自己的安全芯片产能提升了五倍,以应对中国市场对安全芯片的需求增长。

手机市场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供应链厂商只知道今年会转向4G,具体什么时候,有多快,这些信息是不明的。芯片的生产周期一般是10-13周,芯片厂商从购进设备、调试,然后再到生产的时间一般是3到9个月,如果芯片厂商库存不够,或者本身产能就很紧张的话,肯定会出现供应不足的问题。再加上用于消费电子行业的芯片制造设备非常昂贵,设备的投资往往是芯片厂家最大宗的投资,如果购进了设备,需求信息有误,导致开工率不足的话,那么厂商有可能会因此被拖垮而破产。因此芯片厂商一般都会非常谨慎,确定市场会有需求才去投资设备,当然也就无法满足市场突然激增的需求。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中国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