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1月28日上午消息(杨笑)熟知拉斯维加斯历史的人都知道,最赚钱的不是那些怀抱梦想的淘金者,而是为淘金者提供衣食住行等服务的建设者,并且最终是他们将一片蛮荒之地变为如今拉斯维加斯繁华似锦的童话世界。
“拉斯维加斯这段成长历史对于如今信息消费时代的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发展之道具有深刻的指引作用,值得电信运营商结合当下现实反复推敲与反思。”东软集团副总裁兼电信事业部总经理刘宁宁博士在接受C114独家专访时一再强调。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电信的技术、业务和市场格局,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传统电信运营商正面临本质性的冲击。据刘宁宁博士介绍,在如今的信息消费时代里,运营商在应付传统互联网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的窘况下,又不得不仓促地应付移动互联网,其结果是传统运营商们的付出是越来越多,但结果却差强人意。
管道化命运难逆转?
管道化一直受到互联网企业、传统电信运营商等阵营的评述,都在讨论在信息消费时代,运营商的管道化宿命能否成为难以回避的现实?刘宁宁博士表示,这是由于在目前数据业务、移动数据业务蓬勃发展的今天,用户使用电信业务的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的用户对电信业务的理解不再是单一的通话,而是一种综合信息的消费,而在综合信息消费中,传统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业务或者应用的占比却不大,甚至还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另外,更重要的是,目前消费的主群体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传统电信时代,用户为满足通信需求,不得不选择特定运营商,形成了以该运营商为核心的庞大用户群。如今,用户只关心业务或服务是否符合需要,而不再关心具体运营商的承载网络,用户忠诚度从忠诚于网络的消费被动市场,变成了忠诚于业务或服务的消费主动市场。”刘宁宁博士如是说。
然而,电信运营商在数据业务方面,却没有能够深入消费者主体内心的业务应用,而能提供这些深入人心的业务或应用往往来自互联网公司。在这种趋势下,运营商开始意识到转型变革。但刘宁宁博士指出,转型变革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在这个复杂巨系统中又牵涉到众多子系统的变革,而在变革之前,运营商已错失至少三次的发展机遇。
“第一次是在窄带变宽带的发展阶段,运营商没能在那个时候就提出‘智能管道或管道智能’的前瞻性战略;第二次是在移动数据业务发展阶段,运营商没能在那个时候就规整整个数据和移动数据消费环境建设,没能放大原有的市场主导作用。第三次就是现在所面临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阶段,种种迹象表明运营商又再次逐步错失这个发展机遇。但是,运营商仍然有先天的基因能够反转如今被动的现实,遗憾的是没能看到真实的动作。”刘宁宁博士如是说。
带着镣铐的大象跳舞
之所以如此认为,刘宁宁博士指出,在未来所谓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环境下,如何整合业务链,如何打造业务,如何提供业务支撑,如何展开有成效的营销将是电信运营商在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这时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应该理清问题、梳理思路,而不是盲从模仿、邯郸学步。
目前,电信运营商向互联网企业学习已成风尚,电信运营商提出一系列变革口号,包括去电信化、开展流量经营、开放合作弥补互联网基因、发展云计算等。但是依旧没有出现运营商们期望的结果,而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冲击却越来越严重,管道化的梦靥似乎正变得清晰。
在刘宁宁博士看来,去电信化最重要的是电信运营商自身运营管理体制的大力变革,把“运”和“营”有机地分开对待,以双十一为例,互联网公司促成这样平台的项目建设可以雷厉风行,但是电信运营商却要经过一系列复杂而又时间漫长的组织、实施等,完成之后的市场早已不在。
“而在流量经营方面,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还在思考;在开放合作方面,运营商依旧还显得保守。面对未来的发展,传统电信运营商正苦苦探索。以易信目前不温不火的状态为例,运营商只是走出了认知的第一步,但还没有实质的办法融入互联网基因进行创新,短时间内难以抗衡已有的应用。但这又正是传统电信运营商正应该做的,这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值得运营商研究和思考,而不是模仿。在网络时代,模仿者想拥有满意未来的概率基本为零。”刘宁宁博士如是说。
另外,刘宁宁博士指出,相比互联网公司,运营商其实拥有极多宝贵的基本资源,而这些资源却是互联网企业正想方设法寻求的。然而,由于不懂得自我挖掘和利用,基本上没有产生更大的效能。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云时代应用的进一步深化,电信运营商的“运”与“营”的转型变革,就好比一头富态的大象想跳舞,但是四肢被电信传统镣铐铐着难以起舞。
置之绝地而后生之道
就目前来看,刘宁宁博士强调,在信息消费时代里,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处境有些尴尬。运营商做的活最多也最苦,挨的骂最多也最不受待见,但是盈利却是最少的,这与运营商一开始就没有充分对未来的思考有关,而且思路也没有随着技术的进步、消费模式的转变而跟上时代的步伐,也不太情愿吸收业界一些正确超前的观点。因而,运营商需要调整思路,而且这种思路不是人云亦云,应该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和落到实处的执行。
为此,在目前备受争议的管道化、边缘化的焦点上,刘宁宁博士指出,电信运营商应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仔细思考,进行实质性的转变。首先,在自身体制运营管理模式上加大变革力度,让大象能够起舞;其次,在营销模式上,要顺应消费升级的时代潮流,抛弃旧有的传统模式;再次,充分利用、挖掘自身资源优势,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懂得“拥有网络不等于真正拥有价值,拥有资源才能拥有未来”。而这种资源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物理资源。
尤其在营销模式转变上,刘宁宁博士强调,如今,电信产业的开放形成了以业务为导向的新信息消费市场,恰当的营销是这个市场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营销在未来以用户为核心的信息消费市场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营销的信息生产者将彻底失去用户,至少将在未来庞大用户群面前失去曾经的话语权。
“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整体规划、策略落地、环节互动、流程融合、监管到位,使其成为产品从策划、设计、生产、入市到消费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涉及到的流程都要符合整体规划并加以改造,以适应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刘宁宁博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