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人工智能
2020/10/19 14:59

天壤城市大脑总裁彭伊莎:AI助力城市运营智慧化、精细化

猎云网  王菲

10月16日,FUS猎云网2020年度人工智能产业峰会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隆重举行。天壤城市大脑总裁彭伊莎受邀发表《以城市大脑为支撑的城市智慧化运营》的主题演讲。她认为:城市大脑是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是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为城市大脑,彭伊莎表示:算力时代,城市大脑是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它实现的主要目标是数据的实时在线流动。如果数据不在线,数据不能流动起来,城市各部门之间的业务不能协同,那就很难达到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其次,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能够有效落地,需要有一个支点。同样地,城市大脑是数据驱动下城市运营的基础,也支撑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有效落地。

从2016年到2020年,天壤城市大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字治堵,用智能化的手段改善交通拥堵问题;第二阶段是2018年底提出的‘数字治城’,将拥堵治理升级成城市治理;到了今年,就是针对疫情防控的‘数字治疫’。”

聚焦城市运营。彭伊莎认为,城市是历史最悠久的流量产品。类比互联网运营的三大KPI:用户活跃度、用户满意度;单个用户给你贡献的收入,即ARPU值。相对应的,城市运营的KPI就是:城市的治理能力、城市的服务能力,GDP等经济指标。又因为数据在线、人工智能的落地,构成了城市运营所必要的基础条件。

在城市治理层面,据彭伊莎介绍,“天壤城市大脑涉足交通这个领域之后,经过逐步探索,形成了现在一套完整的交通数据化运营与智能决策辅助体系。这个辅助体系是从最早的多元数据的接入融合运算,再到全域、全面、实时完整的态势感知,到超大规模交通数据网络进行深度复杂的研判,然后辅助AI落地的一套运营决策的体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具体到交通治堵,以杭州最堵的路段“杭州上塘中河高架”为例,天壤城市大脑让早晚高峰的道路通畅度得到了显著性的提升,整体通行速度有了20%的提升,通行量也增加了15%。

在城市服务层面,作为上海一网统管系统建设的核心参与单位,天壤城市大脑成功地将全市30多个部门100多项核心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联合各委办局单位及合作伙伴,深入研究城市运行态势与指标体系相关性,提取80余项核心指标,为城市精准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撑,为城市日常管理的 “观” , “管” , “防” 提供实时、在线、智能化应用。以“防”为例,有效地运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识别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充分发挥其意义。天壤城市大脑也从中找到了20个场景,比如说基于无人机的巡检、渣土车智能化管理,河道漂浮物自动检测以及预警,以及基于独居老人异常行为的分析,对独居老人进行有效的关爱以及生活的安全保障。

而在产业与经济发展,杭州提出了“多游1小时”的概念,通过30秒入住、20秒入园等各项措施,再加上交通治堵方面取得的成果,让游客能够节省出来一小时时间。彭伊莎介绍到:“我们粗略算了一下,把这一小时节省出来,转化为游玩时间,每年能为杭州带来100亿的增收。”

通过以上实例也说明了,把技术、能力有效落地到城市的相关场景建设中,可以为城市的发展带来非常了不起的贡献。最后,她也呼吁更多的创业者参与进来,彭伊莎表示:“期待越来越多的AI从业者能够投身到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城市大脑建设当中来。”

本次峰会由猎云网主办,猎云资本、企业管家、猎云财经、锐视角协办,近百位知名资本大咖,独角兽创始人、创业风云人物及近千位创业者共聚一堂。峰会以“AI UP!”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通过展示多领域多维度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以及分享讨论AI在不同场景中最新落地应用,展现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应用的最新成就;并围绕人工智能产业的“进击”与“破圈”,探讨AI技术如何为产业赋能。

以下为演讲全文,猎云网整理删改:

彭伊莎: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上海天壤智能的彭伊莎,先简单介绍一下,天壤是一家专注AI辅助决策的公司。我们公司从创立第一天起更多关注在决策智能这个领域。

我们公司是2016年成立,当时人工智能圈有一件很大的事情发生,就是阿尔法狗的横空出世。我们这波创业者也是想拿AI围棋作为技术的试金石,历时一年半的时间,天壤自主研发出来了AI围棋,用了谷歌阿尔法狗不到1%的算力资源就击败了世界围棋冠军。当时国内能做到这个水平的,只有天壤AI围棋和腾讯的绝艺。

在击败世界冠军之后,我们的AI辅助决策能力得到市面上很多机构、企业,包括政府的关注,最终也算是误打误撞地进入了城市这个领域。非常幸运地,从2018年开始,在杭州做AI辅助交通治堵的实践,一路见证了杭州城市大脑从0到1的过程,从治堵到治城到治疫的不同阶段。今年3月31日,习总书记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中心考察调研的时候,天壤的成果也得到了展示。

同时,我们也从0到1完整经历了上海一网统管的全过程,在整个城市大脑,以及AI辅助城市治理领域,我们自己也积累了较多的理解和经验。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叫做《以城市大脑为支撑的城市智慧化运营》,这个题目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城市大脑,什么叫城市大脑,第二个叫城市运营,城市怎么运营。

在我们大部分人的理解中,运营更多的是用户运营、产品运营。放在一个智慧城市的范畴内,什么叫城市运营。在我看来,城市是历史最悠久的流量产品,为什么这么讲?城市定义是什么,城市的定义就是人聚集生活,人发生生产活动的地方,如果大家把它理解成一个大的空间类产品,其实我们所有人就是活跃在这个城市当中的个体,这个是我们来谈城市运营的第一个基础,它是一个流量的产品。

第二个我们来考虑运营,会有哪些指标,哪些KPI。对照一下,我觉得互联网运营的KPI,核心有三个层面:1、用户的活跃度;2、用户的满意度;单个用户给你贡献的收入,ARPU值。

如果放在城市的范畴下,这三个指标意味着什么?我粗浅地把它做了一个类比,用户活跃度可以类比为城市的治理能力。为什么这么讲?这个城市治安水平好不好,人们愿不愿意到这个城市来生活,你能不能吸引用户,你的交通出行是不是通畅,大家愿不愿意在这里活跃地开展自己的很生产活动。这也决定了城市当中的用户活跃度的关键能力,也就是城市治理能力。

第二点是用户满意度,这个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一点,就是城市的服务能力。大家在这里办事是不是方便,营商环境是不是好,愿不愿意活跃在这里面,大家的满意度是不是高。

第三点也不能理解,我们所关心的GDP指标,最核心就是城市的产业与经济的发展能力,放到互联网语义下对应的就是ARPU值。我想从这三个层面分享,城市运营,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

我们谈运营,之前可以说是没有基础谈这件事情。今天因为两个事情发生了,所以我觉得有了基础去谈这件事情。

第一个事情是数据在线。为什么叫数据在线,而不是大数据。我们的数据一直都存在,人们发生在这个城市当中的所有行为,这些数据一直是存在的。但是之前不能拿去作为城市运营的手段,核心原因是因为数据没有在线。互联网为什么使用户运营成为可能,就是因为用户在互联网上发生的点点滴滴的行为都是实时在线,都是可以追踪得到、采集到,以至于进一步分析,所以这是第一个基础。

第二个是人工智能现在终于有了落地的可能性,而人工智能是能够助力我们城市运营水平的提升,增加了效率。今天在这个范围内再谈城市运营,至少有据可谈。

大家往往会会把城市大脑和智慧城市搅在一起。从我们的理解来看,我觉得城市大脑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模块,这个模块就是我们城市的基础设施。怎么理解?

追溯城市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我们叫马力时代。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我们的路网,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好不好,厉不厉害,很关键的要素是这个城市修了多少路。为什么很早之前的罗马很厉害,因为罗马是第一个把路网引进城市的地方。

第二个时代是电力时代,城市发展非常基础设施是电网。

第三个是算力时代,城市大脑是城市发展运行重要的基础设施。当然,很多人对城市大脑有不同解读,但我认为两句话是最关键的,把这两句话理解清楚,基本上城市大脑的概念也就清晰了:1、城市大脑是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这个所要实现的最主要目标就是数据的实时在线流动。如果数据不在线,数据不能流动起来,城市各部门之间的业务不能协同,那就很难达到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2、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能够有效落地,需要有一个支点。同样,有了城市大脑,数据驱动下的城市运营才有了基础,另外一方面有了城市大脑,才能够有效支撑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有效落地。

接下来,我会从治理、服务、产业与经济发展三个层面分享三个真实的案例。

1、城市治理,交通治堵,每次谈到城市治理,大家吐槽最多,诟病最多的就是城市好堵,当时在杭州做城市大脑,大家知道当时,杭州的拥堵指数在全国排名前三,北京、济南、杭州。大家一直想说,治个堵怎么那么难。天壤最早做AI围棋,我们知道围棋已经是AI领域难度非常大的事,上面是有限的可能性,就是黑子、白子或者空,我们用人工智能打败人类棋手非常难的事情,因为这个复杂程度已经是10的170次幂。而城市更是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空间,我们随便拿一个城市举例,50乘50的路网结构,在这样一个区域,首先就比围棋的空间要大,每一个路口的节点也有着无限的可能。不是只有三种可能,比如说,不同的时速,不同类型的车辆、行人,在这个路口节点会发生无穷多的交通行为以及交通事件。所以对于城市交通治理,是一个远比围棋要难得多的事情。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觉,治堵这么难,AI来辅助治堵更是难上加难的事。

另外一个维度,就是从城市规模来看。拿一个超大型的城市为例,它有千万级的人口,百万级的车辆,有数以万计的设备,还有刚才提到的至少50X50的大规模的道路,再加上道路上发生不计其数复杂的事件,我们估算了一下,这已经构成了上亿节点超大规模的复杂网络。在这样的一个网络上,做各种各样分析、研判、数据、推演,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交通治堵那么难。

天壤涉足交通这个领域之后,也是逐步探索,才形成了现在一套完整的交通数据化运营与智能决策辅助体系。这个辅助体系是从最早的多元数据的接入融合运算,再到全域、全面、实时完整的态势感知,到超大规模交通数据网络进行深度复杂的研判,然后辅助AI落地的一套运营决策的体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有了这个完整的系统,天壤才敢说在交通治堵领域能够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果,但是这个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交通治堵非一日之功,后面我们也期待有越来越多AI从业者能够参与到这个领域当中。

刚才提到完整的体系,背后其实有非常多核心技术问题,每一个技术问题拎出来,都是一家AI公司可以以之为核心,专注去解决的事情。比如说大规模图算法、异常发现与预警、拥堵成因自动发现诊断、搜索引领、调度分流有道、全局调控优化,有非常多的问题存在于交通领域当中。

以交通信号灯为例,这是我们接触交通感知最强的设备。大家看这张图,是2018年做杭州城市大脑的时候的一张真实照片。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到,北向南车流已经排了很长的队,而东西向没有车,但是AI信号灯还是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因为不够智能,就白白浪费你在路口等待的时间。

后来我们在杭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AI算法接管AI信号灯的调控。大家现在看到是当时杭州高架上100个匝道口,每个匝道口都配有信号灯。我们用AI做一个路口一个信号灯的配时方案调优,相对两讲是可行的。难就难在如何让这1个路口不再拥堵的同时,不能让后面50个路口更堵,这个事情就很难办,这也是现在所有做AI信号灯的厂商必须要面临的难题。当时我们借鉴了围棋的思路,用深度强化学习的一套体系结构,把它落地到AI信号灯的场景当中来我们构建了一个能够不断实时反馈的智能体,能够使AI算法不断强化,使配时方案进一步迭代和升级。

这件事情也是很困难的,大家知道深度强化学习一个很关键的要素要有反馈,我一个配时方案下去,这个方案好不好,要把结果拿回来,这样算法才能够进一步迭代。但是我们能这么做吗,很难。因为不可能一天交通信号灯一秒之内改两三百次,那基本就要崩溃了,没有人敢在我们真实的道路上做这样的实验。当时也是为了给AI算法提供一个训练的环境,我们自己搭建了一套超大规模的城市交通的模拟器。可以假设,有什么样的车流跑在城市的不同路段上,根据每一个路口、路段,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我们会得到一个实时交通流的状态反馈。然后,基于这个反馈再讨论算法,使得AI信号灯的配时方案进一步迭代。

我们经常说有一个很好算法就行了,但其实远远不止如此。我们要考虑算法怎么落地,甚至这个算法的训练环境都要自己搭建起来,包括训练环境当中所有的数据,都需要去做积累,做储备。

整体的调控效果,当时还是非常喜人的。以杭州最堵的路段“杭州上塘中河高架”为例,我们让早晚高峰的道路通畅度得到了显著性的提升,整体通行速度有了20%的提升,通行量也增加了15%,这在当时是非常好的数据。

2、我们在上海也做了“一网统管”的建设,那么,AI在其中是怎么样落地。

上海的“一网统管”构建了一个观管防的体系:

观,就是一屏观天下,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的态势指标能够实时的感知到,能够实时的让城市领导者、决策者看到,当时也是把各委办局最关键涉及到城市运行息息相关的近100个指标全都进行了数据的拉通以及相应的融合和运算。

管,上海提出来“一网管全城”,就是城市的各项服务都可以便捷地在线上完成。因为这里面因为涉及AI都不多,我就快速略过。

防,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如何有效地运用人工智能帮我们及时识别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充分发挥其意义。我们也从中找了20个场景,现在屏幕上可以看到,每一个浮起来的小框框都是相应的AI场景具体落地的案例展示,基于无人机的巡检、渣土车智能化管理,河道漂浮物自动检测以及预警,以及基于独居老人异常行为的分析,对独居老人进行有效的关爱以及生活的安全保障。

这一系列城市服务的方方面面,很多的场景都是有人工智能落地的可能性。当前,在天壤自主研发的一套AI服务管理平台上,已经集成了数百种算法,都正在逐一落地到城市服务的方方面面的场景当中。

另外一个是在服务方面,是AI有效落地的一网通办,主要面向政府。如何更有效,更高效,解决老百姓办事的诉求。比如现在换个社保卡,你不需要到窗口办理,可能拿个APP把身份证一拍,所有信息都能自动识别,整个流程不用提交任何书面材料,也不用再到线下跑一次腿,其实背后有非常多的AI的能力已经集成到业务流程当中,比如以上海的随申办,背后就有相应的一些模型算法能力得以运用。这个就是从城市运行以及城市服务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AI是怎么进行有效的落地辅助。

3、最后想说一下,AI怎么帮助我们的政府,促使产业和经济发展。这件事在杭州也成为了可能,每年杭州有1.8亿人次的游客。之前,大家在做智慧旅游,就是搞个小程序或者搞个APP,把景点信息、门票预约这些东西放到上面,这其实是传统智慧城市该做的事情。

我们在想,能不能让到杭州来的每一个游客,在路上,在景区门口排队,在酒店办理入住等等,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场景中,节省出来一小时,让这一小时的时间可以花在景区的游玩上面。当时,提出了一个多游一小时的概念。

首先,对于酒店入住,杭州提出了30秒入住,大家过去把身份证放到一个机器上,只要做一个人脸比对,房卡就会出来,整个过程不会超过30秒。

然后,杭州做了20秒入园,到景区不用再到窗口排队,你直接刷身份证、杭州市民卡,或者支付宝二维码,直接在闸机上面刷就可以入园,这个叫做20秒入园。

最后,再加上交通治堵方面取得的成果,让游客能够节省出来一小时时间。我们粗略算了一下,把这一小时节省出来,转化为游玩时间,每年能为杭州带来100亿的增收。

大家现在看到,是天壤给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做的一套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从整个感知、引导再到管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去指导游客错峰出行,指导游客更快的找到离他最近的停车位,如何有效地进行交通分流和调度,使得进入景区,在景区游玩,离开景区,整个全程是非常顺畅的,大家不用再把时间浪费在不应该浪费的地方。

这些实例也说明了,我们作为背后的技术提供方,还有各位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相关企业,真的能把这些技术、能力有效落地到城市的相关场景建设中,为城市的发展带来非常了不起的贡献。

最后,也期待越来越多的AI从业者能够投身到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城市大脑建设当中来,谢谢。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