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0月9日消息(刘定洲)2015年,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国务院出台了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经过十年探索与实践,我国电信普遍服务实现了从支持光纤通达到4G/5G网络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农村及偏远地区“村村通宽带”,成为全球数字基建的典范。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电信普遍服务发展状况蓝皮书》,首次系统总结了我国电信普遍服务的发展状况,全面梳理了相关政策机制和推进历程,完整呈现了我国电信普遍服务不断推进和持续完善的历史脉络。
C114曾数十次参与三大运营商和铁塔公司在各省市区的网络覆盖相关调研和采访,深刻感受到做好电信普遍服务的不易,以及优质网络覆盖对人民生活的巨大价值。为此,C114编辑整理了蓝皮书的主要内容,与读者分享。
电信普遍服务是全球共识
电信普遍服务并非中国独有。蓝皮书介绍,全球主要国家普遍认为政府有责任推动电信普遍服务,并用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电信法》中明确了电信普遍服务义务,并配套相关规章制度,对电信普遍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详细的规定,形成完善的普遍服务管理体系。
具体成效来看则各有千秋。以美国为例,根据FCC公布的《2024年通信市场报告》,截至2023年底大约80%的美国农村家庭实现100/20Mbps固定宽带接入,FTTP只覆盖农村地区约44%人口。印度在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和国家光纤网络等项目支持下,截至2024年底,64.4万个村庄中超过95%实现4G网络覆盖,21.4万个村庄连接高速光纤网络。
整体来看,偏远地区先进网络能力部署仍明显落后城市地区。根据ITU2025年9月发布的《连接人类行动蓝图》报告,全球仍有6.8亿人无法获得4G覆盖,约4.98亿-5.74亿户家庭无法使用速率达到20Mbps的固定宽带。若要在2030年前全球实现普遍且有意义的数字连接,仍需投资约1.5万亿至1.7万亿美元。
其中,美国电信普遍服务机制比较完善,每年基金征收规模在80亿美元左右,但美国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网络覆盖并不理想。根据最新美国国家宽带地图显示,美国仍有超过1400万家庭和企业缺乏移动5G覆盖。英国调查报告显示,仅有33%的农民能够使用光纤宽带网络,21%的农民固定宽带速率不足10Mbps。
6年基本实现无线和光纤网络覆盖
中国的表现极为出色。蓝皮书提到,原信息产业部在2004年启动了村村通建设;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后,继续深入实施村村通工程。通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村村通工程”为20.4万个行政村和自然村开通电话,为11.1万个乡镇和行政村通宽带,通电话行政村比例达到100%,通电话自然村比例达到95.6%,超额实现了全国村村通电话的预期目标。
通话之后是宽带接入。2014年底,我国有5万个行政村未通宽带,15万个行政村网络接入能力不足4Mbps,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亟待消除。2015年10月,国务院第10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为落实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 财建[2015]1032号)。
2015年-2018年,我国先后开启了三期电信普遍服务试点;2018年-2025年,累计支持4G和5G基站建设10万个。截至2025年2月底,行政村实现90%以上通5G网络,边境管理及贸易机构实现96%以上通4G网络。行政村、贫困村通光纤宽带比例分别从2015年不足70%、62%全部提升到2020年的98%以上,西藏自治区从4%提高到99%。“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通光纤宽带比例从不足26%,快速提升到2018年87%,进一步提升到 2020年98%以上。
我国农村宽带用户数、百兆及以上用户占比
“三区三州”通光纤宽带比例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贫困地区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仅6年时间,电信普遍服务为广大乡村和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做出了醒目的成绩。
4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仅有网络连接还不够。通过电信普遍服务支持,我国农村及偏远地区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快速普及,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电商直播、智慧农业、乡村旅游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乡村治理、智慧党建等服务广泛应用,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切实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农业农村数字经济不断壮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蓝皮书介绍了丰富的应用案例。民生服务方面,以智慧教育为例,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教育部开展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全国中小学校 (含教学点) 实现100%通宽带。基于高速宽带网络的远程教育系统正在彻底深刻改变农村的教育现状,让农村孩子可以打破地理、时间等限制,享受到和城市一样“无差别”的优质教育资源。2024年12月,我国农村地区在线教育使用率达24%,用户规模达到7517万人。
乡村治理方面,四川推出全国首创应用“魔镜慧眼”,通过热成像监控技术推动其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有效解决村民管理、道路监控、防火防汛等难点问题,宁夏打造多款AI识别产品,已为21.3万农村用户提供家庭安防服务,搭建起农村“雪亮工程”。
生产作业方面,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实施智慧牧区项目,实现智能称重、智能饮水、智慧放牧、自动饲喂等养殖模式,显著提高牧民生产效率,在云南普洱祖祥智慧茶园,利用5G网络实现茶树生长数据实时分析,节约人工成本1200万元/年,产品合格率从85%提升至96%。
电商直播方面,蓝皮书强调,通过宽带网络,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可以卖向全国各地,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网络流量”带动了“产品销量”。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5年3530亿元增长到2023年2.5万亿元,“网络电商+直播”为广大农民开启了一条增收创富的“高速路”。
310亿中央补助,电信业再加码
通过电信普遍服务的持续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通过国家主导的战略布局政策保障与资源整合,有力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在薄弱区域的覆盖与升级,以制度力量破解市场失灵困局,切实保障全体人民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例如,我国政府创建了“中央资金引导、地方协调支持、企业主体推进”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2015-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支持电信普遍服务补助资金310亿元,极大调动了基础电信企业的积极性,形成了中央、地方、企业合力支持农村宽带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通过市场化长效机制从根本上为电信普遍服务提供了可持续的保障。
电信业持续加码。中国电信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300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共建设完成4G基站2.7万个、5G基站4000余个、北斗授时改造1.5万套。中国移动累计投资超165亿元。其中,一至三批投资约73亿元实现了近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四至九批投资92亿元,在偏远农村建设3.46万个4G基站、908个5G基站,在边疆海岛建设0.48万个4G基站、26个5G基站。中国联通累计投资超100亿元,解决了农村及偏远地区约2000万人口的网络连接需求。中国广电则从2016年开始参与电信普遍服务工作。
中国铁塔全力支撑电信普遍服务网络建设,按照“能共享不新建,能共建不独建”的原则,有效减少重复建设,建网速度显著提升,网络部署成本大幅下降。截至2025年6月,中国铁塔在电信普遍服务领域投入超过85亿元,协同电信企业累计新建电信普遍服务站址超 6.5 万个,实现了“凡有人烟处,皆有通信塔”的目标。
蓝皮书最后指出,我国农村及偏远地区尚未实现较好的连续覆盖,存在覆盖盲区、网络能力和服务质量距离城市地区还有差距,需继续拓覆盖、提能力、优服务。“十五五”时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必须保证农村农业农民用上更先进网络能力和更普惠的电信服务,促进农村农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全面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