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TD技术的旗帜企业,大唐经历了从3G TD-SCDMA到4G TD-LTE,再到如今中国在全球5G发展中的领先,我国移动通信行业以TD技术为切入,正在实现“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变轨式跳跃发展。大唐则在推动TD发展中,攻坚克难,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基于日益积厚的TDD技术,大唐正走在5G引领的新征程上。
面向5G 加大投入持续创新
近日,“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在大唐展台,5G应用场景的展示格外引人注目。展区现场,大唐通过桌面沉浸式互动体验以及视频动画的形式,生动而又形象地展示了未来5G的应用场景,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5G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和便捷。
据大唐负责人介绍,桌面沉浸式系统采用VR+AR技术,体验者通过佩戴VR眼镜,用触控笔从屏幕中“取出”虚拟全像图像进行立体式查看,实现多感官反馈。这一场景的实现,正是基于未来5G网络超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大连接的网络特点。
面向功能和性能要求更高、应用和业务跨界融合的5G,大唐加大投入,持续创新,在标准、产业、应用和生态建设上抓紧抓实。
在标准上,大唐牵头和参与多个5G课题,是IMT-2020(5G)推进组的核心骨干成员,参与ITU、3GPP等标准组织并担任ITU 5G技术评估组主席,是国家5G引领的主要支撑者。在3GPP中大唐在前期提出了TDD空口设计、大规模多天线波束赋形、新型多址接入、超密集组网、车联网、LDPC编码和新型网络架构等创新性技术方案基础上,在5G R15标准化制定过程中,成功推动多个技术方案的标准化制定,多项技术成果进入国际标准规范,如TDD/FDD灵活可变的帧结构设计和参数,大规模天线波束管理和发送、接收反馈技术,信道编码技术,车联网增强技术方案,以及CU/DU架构设计、服务化网络开放架构、移动性管理等高层技术都有相应突出性成果。今年3月大唐及多个公司推动了新型非正交多址接入立项,成为该研究课题的联合报告人,并成为V2X增强技术的联合报告人,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特色技术方案进入国际标准。
在产业上,大唐持续推进5G产业化进程,布局技术标准、设备、芯片等产业链多个环节,打造无线与传输融合、移动边缘计算等特色方案,是5G产业的主流供应商。目前,大唐已经推出5G全套预商用产品,包括无线网(小型化5G预商用BBU产品、大规模有源天线阵列Massive MIMO AAS设备、用于超密集组网场景的小型化4通道PAD RRU、25G-27G频段的毫米波等)、核心网,到传输网、测试终端全系列产品。大唐已完成预商用基站设备开发,宏基站支持3.5GHz频段、大规模天线、200MHz信号带宽,热点小基站支持4.9GHz频段、4天线200M带宽。完成5G核心网样机开发,支持服务化架构、网络切片、边缘计算。
在业务上,大唐高度关注5G典型场景的应用,深度参与车联网标准和技术研发,参加重点示范区建设,是车联网V2X产品和方案的重要提供商。
在生态建设上,大唐实施了5G合作伙伴计划,根据大唐对于5G未来发展的整体判断进行的战略布局。与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研究机构、产业上下游合作共同推动系统技术、标准、产品开发等工作;在5G车联网、物联网和创新应用方面与重庆中国汽研院、天津汽研中心、北汽、北邮、ETCP、鹰潭物联网产业联盟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合作。
5G测试 第二阶段表现优异
2016年1月份,中国正式启动了5G技术研发试验,这也被看作是我国5G发展周期的开始。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是在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由IMT-2020(5G)推进组负责实施。中国的5G技术研发试验备受关注,最大的原因是面向未来5G市场,这里有最好的技术和产业孵化环境。目前第二阶段测试已经结束。
9月28日,在北京国际通信展“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IMT-2020(5G)推进组发布了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的第二阶段测试结果,大唐等厂商参与测试,测试结果达到预期,完成了连续广域覆盖(3.5GHz)、热点高容量(4.9GHz)、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其他混合场景和5G核心网的服务化架构、边缘计算的测试,开展了热点高容量场景的测试。
在第二阶段测试中,大唐完成了无线侧所有关键场景试验室和外场技术验证,同时率先在网络侧平台采用最新的NFV/SDN技术,遵循最新的标准进行了产品可行性验证。
大唐测试结果表现优异,其中无线侧在大规模天线峰值速率和拉远距离、单用户峰值、低功耗大连接性能容量、3.5GHz频段热点高容量流量密度等能力方面居于业内领先,同时独家展示了宏微融合双链接性能;核心网测试进度领先,首家完成服务化架构和边缘计算所有测试,同时完成了业务流程和网络切片的大部分测试。
据悉,大唐是国内首家开始研发和测试100M载波带宽新空口的5G设备厂家,小区容量超过12Gbps,单用户峰值速率达到2Gbps以上,低功耗大连接可实现千万级等效用户连接性能,低时延高可靠场景空口单向时延小于0.5ms。充分体现了大唐在5G核心技术的全面积累和创新能力,性能处于业内领先地位。而且,大唐在业内首次完成3.5GHz和4.9GHz各两个200MHz的双连接测试。
在第二阶段的“技术方案验证”测试工作中,大唐联仪与华为和大唐共两家系统设备厂商开展了3.5GHz功能互操作测试。各项测试结果均达到预期。作为国内领先的通信仪表厂商,大唐联仪从2005年开始就投身测试仪表的研发,基于多年的深厚积累形成了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终端综测仪和信号分析仪三大类产品,由此形成的基础研发平台也已经覆盖终端测试领域和通用电子测量领域。其专业能力得到运营商和厂商高度认可。
坚守产业 实力铸就辉煌
5G的开局之利来自3G、4G时期的磨炼。大唐移动总裁马建成在接受《中国电子报》独家专访时曾说:“在大家眼中现在TD十分辉煌,而这种辉煌与苦难是并驾齐驱的,大唐在推动TD产业化过程中,遇到一个又一个苦难,最终我们克服了它,体现出来的是对于产业界一个又一个的贡献。”
在推动TD-SCDMA和TD-LTE中,大唐从提出标准到推动产业化,经历了非常艰苦的过程。在TD-SCDMA成为3G国际标准后,大唐在没有运营商认可、没有人支持的情况下发展产业,推动成立了TD产业联盟,通过TD产业联盟将运营商、设备商、制造商联合起来打通了产业链,形成了从网络、芯片、终端、仪器仪表到天线的覆盖完整的产业布局。
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上,大唐移动一直是站在最前排去解决问题的。例如,从2G、3G再到4G,网络使用的无线频率越来越高,频率越高信号的穿透力就越弱,网络覆盖范围越小,从3G网络向4G升级,原来的思路是在网络空洞的地方补站点,而补站点成本高、站址不容易找。大唐移动提出的双流波束赋形技术是解决TD-LTE覆盖和容量问题最关键的技术,它可以让升级后的4G网络与3G覆盖等大小,使升级变得轻松。除双流波束赋形技术之外,大唐还提出了载波聚合、MIMO多天线技术等一些非常有前景的技术,都是面向TD-LTE组网以及应对TD-LTE在更多行业中的应用,提出的创新思路。
如今,针对中国移动网络需求,大唐移动打造了全方位立体覆盖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多种形式组合,打造了三层覆盖网络;在“5G技术4G用”上,目前大唐移动已将4.5G的产品、技术逐步引入到现有网络应用,例如3DMIMO、载波聚合、高阶调制等感知提升技术,可以带来网络性能尤其是传输速率的大幅度增长。
从当年破釜沉舟誓要把TD-SCDMA产业化做起来的壮怀激烈,到现在对移动通信产业、市场和技术的深入渗透;从当年产业化基础接近于零的起步,到现在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提供移动通信设备。大唐移动在高度全球化、高度开放性、高度竞争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有实力才有信心,面向未来,实现5G引领,大唐正在认真践行。
图为“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大唐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