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召开的2025年第9届未来网络大会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联合中兴通讯及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共同发布了《高性能智算广域网技术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系统阐述了面向AI与高性能计算(HPC)场景下的新一代广域网络技术,结合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该技术将在强化智能算力统筹、充分发挥“东数西算”国家枢纽作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在GPT、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领域应用的迅猛发展,算力需求正呈指数级增长,AI训练不再是一个机房的事,而是全国协同的事,这对广域网的吞吐能力提出了超低丢包率(不超过 0.001%)、超高带宽利用率(利用率超过85%)、微秒级低延迟(1ms 以内)的极高要求。《白皮书》聚焦的高性能智算广域网,能够让数据像高铁一样,在全国范围内的算力中心之间实现高速、准时、无损运输。
从“连接”到“协同”:以网络创新激活AI潜能
当前,AI大模型训练已从单一数据中心向“跨域协同”演进,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网络面临带宽利用率低、丢包率高、时延不可控等挑战。《白皮书》提出四大核心技术,构建面向AI的“网络新范式”:
端网协同机制:在端网协同框架下,通过端侧与网络的实时交互,实现“任务级”速率协商与资源预留,精准匹配AI业务需求,提升传输效率与稳定性。
确定性无损传输:引入增强型确定性网络(EDN)技术,实现跨域长距离“零丢包”传输,保障AI训练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
智能QoS调控:基于AI算法实时识别流量特征,实现微突发检测、QoS参数自动优化、大小流识别与调度优化核心功能,完成动态调整调度,优化大流与小流的传输路径,显著降低任务完成时间(FCT)。
智能ECMP负载均衡:突破传统静态路径选择机制,实时感知流量生命周期与带宽需求,动态调度最优路径,实现毫秒级故障恢复与跨域时延优化。
从“技术”到“应用”:描绘AI网络新图景
面向未来,高性能智算广域网不仅是AI训练的基础设施,更将支持AI大模型分布式训练,成为工业智能制造、智慧医疗、车联网与自动驾驶、金融实时风控等众多领域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目前,中兴通讯标准团队持续主导推动高性能智算广域网技术的标准化进程,牵头成立了IETF HP-WAN(High Performance Wide area networks,高性能广域网)课题并取得重大突破,并通过成功举办BOF(birds of a feather)会议及多场Side meeting,让该技术获得了全球行业专家的高度关注,确立了HP-WAN的技术标签。
同时,中兴通讯联合运营商、科研机构及产业伙伴共建测试平台,开展关键技术验证与现网试点,加速技术成熟与商用落地。2025年,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电信完成上海至宁夏跨越3000 km的智算业务训练数据导入经测试,刷新了国内AI业务长距传输纪录。
关于中兴通讯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与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通过创新的ICT技术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面向AI时代,中兴通讯正致力于成为“网络连接和智能算力”的领导者,践行“All in AI,AI for All”的战略主张,以“连接+算力”为支点,加速AI基础设施部署与升级,以全栈开放智算平台推动AI技术与行业应用、个人及家庭生活深度融合,让算力更普惠,让应用更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