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7/23 16:21
CCSA“具身智能机器人+通信网络”专题研讨会:产学研跨领域协同合作,赋能智能体通信新生态
0
0

2025年7月8日,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智能体通信网络子工作组组织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通信网络”专题研讨会在辽宁大连成功举办。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及科研机构的20余家单位、六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本次研讨会聚焦产学研协同合作,旨在推动智能体通信网络的联合研发样板点建设示范,及智能体通信协议标准的跨组织协同,共同加速智能体通信网络的研究与标准化。

本次研讨会由智能体通信网络子工作组组长黄正磊主持,在研讨会议题报告环节,六位行业专家和高校学者围绕“机器人与通信网络融合的典型场景、网络需求,以及多机器人协作、群体智能业务规划”等方向,从技术演进、场景实践等角度,系统阐述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体通信网络协作的产业趋势和技术方向。

中国移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系统架构师晁军显在《具身智能+网络通信协同实践与演进思考》中指出,通信能力决定智能化水平上限,下一代通信提供通感算一体能力,连接终端、近源、云端智能体,异构、泛化、分布式,实现“灵魂”与“躯体”的分离解耦,突破本体资源限制,实现单体智能增强;实现大规模、多任务协作,助力群体智能涌现,提升智能体能力进化上限。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AI首席架构师廖承斌博士在《多智能体&端网协同场景的架构及协议研究和实践》中提出机器人群体智能协作空天地海一体化场景,无人机与机器人协同,实现无人设备集群协作和联合定位与作业,以及端云协同的架构协议及在机器人巡逻和应急场景创新实战应用。

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总经理吴为在《人形机器人低时延交互探讨》中指出,人形机器人交互良好体验的时延要求是1.5秒,叠加声音感知、大模型处理、视觉感知和声音表达等功能后网络延迟大幅升高。

湖南大学教授颜志在《重大装备智造5G机器人系统通-算-控融合设计初探》中指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强算力、室外广域移动等需求决定了云-网-端架构是未来人形机器人的一种可能的形态。

北京邮电大学特聘副研究员肖寒在《具身智能体协作中的网络优化技术》中指出,具身智能通信传输策略优化的核心研究目标是解决具身智能协作的两个关键问题:高并发下的流量竞争和长距链路传输的波动失控。包括在多节点协作下的高并发通信场景中,多流带宽竞争、流量分布不均导致瓶颈节点网络拥塞,引发链路带宽浪费和数据包丢失。以及在长距协作下的低时延通信场景中,长距路径异构复杂、节点众多,导致网络波动频繁且不易察觉,引发传输延迟增大。

北京理工大学特别研究员曾捷在《面向智能体通信网络的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关键技术》中指出,ACN网络中流量异构性高,不同Agents任务要求不同。Agents发送观测状态数据,需保障感知-决策-执行闭环实时性。Agents高频发送短包,上行链路易突发拥塞与接入冲突,需设计任务优先级的免授权接入机制,降低排队时延,保障协同控制。


主题报告之后,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主任研究员黄正磊代表该院展示了智能体通信网络样机演示效果,建议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智能体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产业链各方加强合作,共同推进ACN原型样机技术研发与样板点建设示范,加速智能体通信网络技术的落地应用。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云核心网标准部主任工程师聂永丰代表该公司分享了智能体通信协议的技术趋势和标准进展,建议加强产业合作与多组织协同,多方共同研发协议接口,加快智能体通信协议的标准化进程,以技术创新推动跨行业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最后,在开放讨论环节六位嘉宾围绕机器人与通信网络融合应用场景与网络需求、落地时间节奏,具身智能协作与端网协同的产业节奏和落地路径,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体通信协议新需求和技术特征等问题进行开放性讨论。嘉宾普遍反馈多智能体协作场景预判会在ToB优先商用,尤其是涉及生命安全的应急或救援场景。同时在端网协同方面,网络具备通感算智能力,未来网络可以提供多种传感器的融合,即Network as a Sensor,共享感知数据给机器人,扩展端侧智能体的能力边界。

展望未来,智能体通信网络子工作组将持续扩大产业合作生态,联合上下游伙伴深化场景研究、技术攻关与标准制定。通过打造示范样板、共建智能体通信协议标准,为智能体通信网络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核心支撑,加速生态繁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