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8/14 14:25
中国电信穿透式监管体系入选首批央企AI战略性高价值场景
0
0

日前,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焕新 产业共赢”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首批40项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中国电信翼支付打造的“全级次智能穿透式监管体系”位列其中。

当前,传统企业监管方式在全级次穿透深度、数据时效性、风险识别精度等方面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治理需求,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的穿透力与智能化水平,保障国家经济运行安全和产业链稳定发展已经成为行业的主要趋势。

中国电信翼支付聚焦穿透式监管核心场景,融合行业、企业内外部海量数据,打造“大数据+AI”双引擎驱动的智能监管产品体系,构建了智能化穿透式监管平台、风控预警原子能力体系、AI智慧运营产品三大应用体系,全面赋能企业全流程风险管控。

AI赋能,破解多级架构监管难题

传统监管模式中,集团级企业日常监管主要依赖下级企业的逐层汇报,数据统计大多缺少统一标准,也难以通过汇总数据发现阶段性规律。此外,碍于人工统计的滞后性与片面性,一方面难以及时发觉风险信息,另一方面面对海量数据也无法做到逐一面面俱到的对比分析。

作为中国电信翼支付穿透式监管体系的核心主干,穿透式监管平台可根据汇集的企业全级次客商、合同、发票、资金等关键数据开展风险核查,让企业监管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平台深度整合超10亿条工商、司法数据,让平台AI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常规经营数据特征与规律,精准、智能识别违规挂靠、空壳公司、异常资金流动、非法收取管理费、恶意串联欺诈等风险问题,有效解决了传统监管中数据孤岛、关系网络不透明等问题,为行业、企业实现符合监管要求的全级次智能透式监管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多能力叠加,精准识别外部主体合作风险

长期以来,快速、精准核查业务关联方合作风险一直是企业经营风控管理的一大难题,海量的企业信息也让甄别优质客户与潜在风险客户耗时费力,影响业务拓展与风险防控。为充分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本,中国电信翼支付围绕穿透式监管重点风险领域,建设覆盖11+N风险场景的标准化风控预警原子能力体系。

作为赋能穿透式监管体系的关键抓手之一,风控预警原子能力体系集合多维关联知识图谱、空壳企业扫描、客商标签、客商评级等多种原子能力,其中:多维关联知识图谱内置了13种关联关系,结合高精度算法实现风险路径穿透,能够为客商管理、合同签订等场景提供实时决策支持,全面提升风险企业识别精准度;空壳企业扫描则是协同关联知识图谱,基于数万份空壳公司涉案案件的裁判文书提炼9大类异常特征,结合空壳公司画像,将空壳风险特征量化为8类空壳特征标签,助力企业快速、准确识别合作风险。

通过多重能力叠加,中国电信翼支付风险预警原子能力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快速、精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判定、风险派单及处置反馈全流程应用,助力企业构建全链路风险防控能力。

智慧运营,全面提升穿透式监管效能

为充分解决企业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数据质量管理、资金配置效率低、人工干预成本高等难题。中国电信翼支付依托自主研发Insight AI大模型平台,打造AI智慧运营产品,主要侧重于攻克数据对接、数据质量与效率瓶颈,实现政策问答、报告生成、风险研判等智能化功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隐藏风险的同时,可依据企业历史财务数据与市场趋势,对企业现金流状况预测,有效支撑企业现金流管理和精细化运作,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从而全面提升穿透式监管的整体效能。

中国电信翼支付AI智慧运营产品利用AI多模态大模型研发的智能问答客服,充分降低企业各级单位监管应用的培训成本及数据分析门槛,为企业实现数智化运营效率提供充足动力。

目前,中国电信翼支付穿透式监管体系已累计签约服务央企十余家,助力央企风险核查准确率显著提升,智能化大模型能力落地应用。下一步,中国电信翼支付将进一步深化体系应用落地,从财务监管向业务、审计、纪检等多领域拓展,夯实数据治理、风险模型、智能应用能力,持续做深“三大应用体系”,推广“1+3+N”智能穿透式监管解决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构建穿透监管数据标准体系,推动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为央企运营数智化、治理现代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