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光通信
2018/1/8 07:59

盘点光纤产业2017:业绩固可嘉,心气更足喜

C114中国通信网  刘定洲

C114讯 1月8日评论(刘定洲)光纤光缆(以下简称光纤)产业已经从强势复苏走向全面繁荣。2000年光通信泡沫破灭,中国初兴的光纤厂商陷入低谷,直到2009年3G发牌,网络建设对光纤的需求开始一路上扬。近9年来,无线侧从3G升级到4G宽带侧从“宽带中国战略”提出到升级为国家战略,再到“提速降费”,光纤都是受益最大的产业之一。

咨询机构CRU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年中国光纤市场占据着全球半壁江山。在中国市场“滋养”下,长飞亨通、中天、烽火、富通五大厂商跻身全球TOP10,并进一步向国际化迈进。回首2017年,中国市场对光纤的需求依旧强劲;海外大量发展中国家为填补数字化鸿沟,加大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力度,需求增速不下中国市场。国内国外,齐足并驰,中国主要光纤厂商业绩表现出色,预计将取得超过30%增长,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017年业绩高速增长固然值得夸赞。C114在行业里,更是看到了中国光纤企业家放眼全球的姿态,从当年受制于人的低调,到如今掌握产业话语权的雄心。

后方稳固,走出去

对中国光纤厂商来说,国内市场无疑是最重要的。上有国家政策的强力扶持,下有运营商固移融合的激烈竞争,同时还有网络流量高速增长的内在驱动。三重作用力下,三大运营商不断强化基础网络建设,2016-2017年启动了多次光纤集采;加上其他行业网络建设,总量超过2亿芯公里,占据全球过半份额。

这块大蛋糕谁都觊觎。国外光纤巨头起初采取了倾销策略,先是倾销光纤,被反倾销后又倾销光棒。得益于国家层面的多次成功反倾销,创造了更加健康的竞争环境,凭借着更低的成本、本土化的供应能力和服务能力,以及发展壮大后的规模优势,中国光纤光缆厂商逐渐占领了国内市场。

不同于光通信设备和器件,光纤的技术生命周期很长,更新换代慢,主要技术瓶颈是光棒的研制。近几年随着国内厂商陆续突破这一瓶颈,国外巨头相比国内厂商已经没有太多优势,不仅在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也是如此。这也是中国光纤厂商加速“走出去”的一大驱动力。

因此,“走出去”的第一个机遇,是中国光纤厂商不断增强的整体实力。国际化并不是转移过剩产能,事实上这两年国内光纤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价格好且供不应求;国际化更是技术输出、管理输出,在国外通过并购、合资、独资建厂,本土化生产、本土化服务。中国光纤厂商基本采取了这样的路线。

第二个机遇,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一带一路”沿线有67个国家(包括中国),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信息基础设施普遍薄弱,亟待通过加强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是中国光纤厂商的无限机遇。据了解,中国光纤厂商近年在海外建厂十余家,主要是“一带一路”沿线。

挑战也不小。抛开产品市场竞争,管理挑战、文化挑战、社会稳定性挑战、汇率挑战,都是全新的难题。中国国民勤劳,文化强大,社会发展高度稳定、汇率也相对稳定,成就了中国制造的“世界工厂”名声,很多新兴国家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对厂商来说,国际化需要足够的洞察力和耐心,“交学费”也是需要承受的代价。

还有一个潜在的挑战。在很多高新技术产业,一旦被中国人突破技术瓶颈,往往面临异常激烈的竞争,国内市场规模足够大能够包容,在国际市场,如果没有规范的游戏规则,国内厂商有可能“兄弟阋墙”,大打出手。随着国际化程度加深,这是未来几年整个产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放眼全球,有心气

将市场份额或者产值做到全球第一,中国很多产业、很多细分高新技术产业都做到了。但是“大而不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面临困境时抗压能力较弱。光纤产业此前也有类似问题,此前2012年日本地震,导致中国光棒供应短缺;后来国外光棒倾销,再度挤压国内厂商的生存空间,国家出手“反倾销”才有效遏制。

到今年,光棒产能仍有一定短缺,但不是因为技术瓶颈,而是厂商预测未来需求,综合考虑投资与产出。据业内人士透露,光纤产业已经没有多少技术门槛,拼的是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交付能力和性价比,中国光纤厂商的优势非常明显。其中在生产方面,中国光纤厂商这两年发力智能制造,相比国外巨头的差距迅速缩小。

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中国厂商通常采取跟随策略,采信国外巨头、咨询机构的判断。中国光纤企业家今年给C114的印象尤为深刻。在长飞与CRU合办的2017世界光纤光缆大会上,五大巨头的领导人登台演讲,他们都使用了CRU的市场报告,同时也有独到见解。总的来说,中国光纤企业家认为CRU报告偏保守,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判断。

对新兴市场,中国光纤企业家也充满了信心。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从起步到如今的腾飞,中国光纤厂商全程经历,因而更加理解新兴市场的需求所在。这将有助于各大厂商穿透市场需求,更加合理的投资产能和新技术。与此同时,各大厂商并没有依照国外巨头的商业模式亦步亦趋,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探索特色鲜明的成长路径。

例如长飞围绕光棒、光纤、光缆深耕的多元化;烽火是光纤、器件与系统设备的“云网一体”;亨通光电是“向光通信产业两端发展,打造全价值链集成服务商”,中天科技从“三足鼎立”到“六大主营”,围绕通信线缆,专注制造业,横向、纵向同时延伸;富通坚持“双主业”、“双市场”、“双领域”战略,垂直整合价值链,持续推进产业向高端升级。

放眼全球,放眼未来,我们有理由、也应该更加自信。中国拥有大量低成本、高素质人才,更加勤劳、更有活力、更有竞争意识,且背靠中国市场大后方。在光通信整个产业链中,光设备领域华为中兴对产业发展拥有强大话语权,光纤领域,中国光纤厂商必然将展示出越来越强的影响力。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