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无线通信
2013/6/3 07:29

运营级WLAN前景思辨:LTE时代价值犹存

C114中国通信网  岳明

C114讯 6月3日早间评论(岳明)日前,C114对中国移动2012年WLAN集采进行了独家报道,是次集采最终规模约为150万个AP,最终由10家企业最终入围。从格局来看,传统的WLAN强势企业H3C并未入围;去年强势介入电信级WLAN市场的设备制造商(华为中兴等)也未出现在名单中。

但中国移动并未直接划定各个供应商的最终份额,根据中国移动的要求,所有入围厂商的产品还需要进行第二轮补测,补测结果出来之后才会最终切分蛋糕。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移动在WLAN集采中将价格因素摆的位置太高,基本上是唯价格论,导致入围的企业规模可能并不大,进而对网络最终质量提出质疑;更有观点认为,在中国移动开始进行大规模TD-LTE网络之后,WLAN作为移动宽带网络重要接入手段将会失去价值。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通过山东移动的运营具体案例来看,WLAN不但直接承载了大量的数据流量,而且实现了较好的投资内部收益率;同时,也很好的对TD-SCDMA与TD-LTE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无缝衔接”。

交锋

伴随着移动宽带网络的广泛部署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增长,移动数据迎来了迅猛发展,这也给运营商带来了幸福的烦恼,那就是流量与收入增长的不匹配,蜂窝网络拥塞难题难以解决。

而作为一种局域网技术,WLAN能够低成本分流移动数据流量,所以三大运营商集团总部都对WLAN给予了很高热情。但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认为WLAN是一种局域网技术,其存在只是暂时的,运营商不适合大规模建设和运营;另一种认为WLAN能够为用户提供低成本高带宽的无线接入方式,应该建设和运营。因此,一些省分运营商对WLAN举棋不定,既想投资建设又担心投资后回收达不到预期。

山东移动的实际运营案例则给出了明确答案。

山东移动在2010年开始正式推广WLAN,去年注册用户数达到590万左右,2012年用户增长率高达35%,用户发展非常迅速。同时用户结构也进一步优化,2012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WLAN手机用户占比上升到42.8%。在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的形势下,预计手机使用WLAN的占比还将继续提高。

在流量方面,2012年山东移动WLAN流量达到2815亿MB,增长率达到420%,占当年全部流量的比例接近85%,极大地减轻了其他网络的压力。但这是否会造成TD-SCDMA网络的轻载或者空载呢?通过数据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WLAN用户的流量尽管增长迅猛,但它满足用户移动上网的需求主要还是新增流量需求。主要表现为其他网络的流量规模还在继续增长,WLAN网络承担绝大部分新增流量。

在直接价值方面,山东移动2012年WLAN的运营收入达到5亿元,收入增长率高达350%,预计未来几年WLAN投资内部收益率在15%左右,高于国家公布的内部收益率参考值12%。

前景

移动宽带一直是中国移动爱恨交加的业务。

一来是TD-SCDMA网络相对较薄,虽然建设了超过了30万个基站,但中国移动移动宽带网络整体容量和热点地区覆盖能力却有待提高;同时,TD-SCDMA智能终端完全成熟的时间也不长,也限制了其发展。

但伴随着TD-SCDMA终端不断走向成熟以及TD-LTE网络的潜在建设,WLAN还有没有用武之地呢?答案是肯定的。由于蜂窝网络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运营商都希望能够通过流量变现来收回成本,而WLAN建设成本却相对较低。尽管TD-LTE将要投入建设运营,但承载相同数据的网络建设成本高于WLAN,这决定了其定价不可能低于WLAN。所以从网络成本方面分析,WLAN目前是合适的选择。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实践经验表明,网络要从规划建设到运营成熟通常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这点从中国移动的TD-SCDMA可以印证,其从2008年开始试商用一直到今年年初才走向成熟。所以4G网络从现在开始建设到运营成熟,也同样需要几年时间。

而WLAN作为一种承载热点区域数据业务的局域网技术,能够很快部署并立即投入使用,可以利用低成本运营满足用户高带宽的无线访问需求。从网络升级、发展周期来分析,建设WLAN网络也是合适的选择。

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分布来看,移动数据流量多集中在特定的基站或者小区。有数据表明,通常15%的基站传送约50%的流量,非常集中的小区占其全部小区的比例不超过10%。而WLAN正好满足一定范围内的移动数据流量接入需求,能分流这些热点区域的流量。所以WLAN的应用特征和数据流量的热点特点非常吻合,选择WLAN网络分流移动数据流量也非常合适。

相关新闻:

中国移动2012年WLAN集采:华为中兴皆未入围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