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题
2024/12/11 15:40

数据中心健康度评价方法探讨

邮电设计技术  邢殿辉,李向东,李雷明,阮 勇,李 威

本文版权为《邮电设计技术》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电设计技术》编辑部

摘 要:近20年来,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很多专业的融合,同时也对其自身建设、维护和运营提出更高要求,亟需建立健康度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首先回顾了数据中心发展的历程,并提出IDC健康度评价体系的组成内容。然后提出IDC的评价指标,并将该评价体系在现有数据中心的近3年运用的实际评价数据,以图表形式展示给IDC的管理者,以便管理者通过横向比较来查缺补漏,不断提升经营、建设和维护的能力,为后续的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IDC;建设;维护;运营;健康度评价体系

doi:10.12045/j.issn.1007-3043.2024.11.014

引言

数据中心(DC)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用于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和产品服务,是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数据中心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最初是数据存储阶段,该阶段主要专注于机房设施的建设和带宽服务的提供,业务范围从完全的服务器托管到网站托管,并引入了虚拟托管服务,同时“IDC”概念也应运而生。随后是数据处理阶段,此阶段主要发展核心云计算能力,通过虚拟化技术和容器技术,成功实现数据中心服务器计算能力资源的池化;接着是数据应用阶段,数据中心开始承担核心计算和业务运营职责;目前是数据运用服务阶段,数据中心必须具有高可用性,具备组织的核心运用支撑、信息资源服务、核心计算以及存储和备份功能。

数据中心作为各行各业的关键基础设施,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同时也对数字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联通为例,其企业内部已建有60余座千架以上规模的数据中心园区,遍布全国。其中独立的IDC 机楼有 100 多栋。由于建设年代不同、政府和企业自身建设需求不断演进、建设标准在不断更新,遍布全国的数据中心在基础设施水平、维护方式以及经济收入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为了加强对数据中心的统一管理,促进已有资源的有效协调与充分利用,需要建立一套针对数据中心建设、运维、经营、效益和安全的评价体系,从而塑造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

点击查看全文(PDF)>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