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技术市场会展视频直播

监管运营设备终端虚商广电

无线光通信专网区块链支撑测试通信百科

安防物联网量子云计算安全卫星人工智能

期刊
邮电设计技术 2024年5月 总579期
本期策划:程新洲

“意图驱动”是推动网络运营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基于多源异构的融合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闭环管理的方式智能感知用户意图,并将意图转译为相应的网络策略,实现网络的自动调整和自治自愈,将网络从静态资源系统演变成为能实时满足用户诉求的动态系统,从而支持网络的智能感知、自主决策、自动执行的能力,用于应对新业务的碎片化和极致化需求、网络管理和运维的复杂性倍增以及新技术的涌现与变革,满足“智慧泛在,自治自洽”的未来愿景。

为促进该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相关技术的研讨创新与部署应用,本期推出《意图驱动的网络智能运营》专题,内容涵盖意图驱动的网络智能运营技术相关的系统理论与算法模型、一线赋能与行业应用、产业变革与演进方向等相关议题。这些论文汇集了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查看全文>
  • 本期专题
  • 数据通信
  • 电信传输
  • 综 合
基于意图驱动的无线网自智优化研究与实践
叶 勇

分析了意图驱动自智网络的优势,研究了自智网络在无线接入网络优化领域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基于用户移动意图的天线自适应波束调整以及基于意图驱动的业务差异化体验保障2种自智网络实践案例,提升了用户体验和网络优化效率,为意图驱动自智网络新模式在无线网优领域的应用做出积极探索。

意图驱动自智网络5G无线接入网络
高铁场景下意图驱动的网络智能运营研究
王晓刚,郭严伟,柴景申,王 波,赵 娜,贾海蓉

随着4G/5G网络的深入应用,高铁移动网络的用网体验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对高铁场景下意图驱动的网络智能运营进行了研究。充分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技术,采用高铁车体移动指纹分析、切换序列判定等算法精准识别高铁用户,采用时序覆盖特征分析、频繁项挖掘算法等技术准确识别高铁路网覆盖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高铁质差用户和小区的“评估-定位闭环处理-效果验证”端到端闭环处理流程。

大数据智能化自动化高铁感知
无线网络智能化的探索和应用
毕 强,吴彦涛,张冠楠

随着 5G网络的完善和 5G流量的快速增长,如何满足网络连接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客户感知保障能力,成为网络运营智能化的关键点。介绍了某省联通在无线网络智能化、潜在贬损用户识别与感知提升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整合XDR话单和专业网管等多源数据,引入熵权法、分层二元评分法等科学算法模型,结合用户体验回访结果不断迭代优化算法,实现了对潜在贬损用户的有效识别,同时在感知驱动网络问题闭环解决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无线智能化大数据贬损用户识别
基于流量负载平衡的通信骨干网络自主决策优化技术探索
李海彬,林雨浓

为了解决现代骨干网络在处理大流量数据时面临的流量负载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自主决策优化技术,其通过智能化调整流量分配来优化网络性能。采用实时数据驱动的学习模型,通过分析历史与当前网络负载数据,使系统能够在无需预定模型的情况下,学习如何动态调整流量以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该技术有效整合了网络状态的实时监测、流量预测及自适应路由算法,形成了一个能够预测并响应网络状况变化的多层次决策系统,对高流量网络环境下的流量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骨干网络流量负载平衡深度强化学习自主决策优化
电信运营商网络运营智慧化的思考与实践
李群超,李俊伟

随着CT、IT、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运营向人工及辅助运维、自动化运维、数字化运营、智能化运营的方向快速演进。分析了电信运营商网络运营在资源可视、感知提升、敏捷交付、价值创造、运营体系等方面面临的挑战,结合省级运营商自身运营需求、资源禀赋,围绕体系化推动网络运营由数字化、智能化向全面智慧化演进的路径、任务、方法、工具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探讨了典型运营场景的构建、应用和价值。

智慧运营资源可视运营体系智能化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投诉问题定位及预警分析体系研究
王 剑,王海鹏,程新洲,张兴伟,高 洁,宋春涛等

提出一种针对用户投诉的方法论体系。以网络类投诉处理为切入点,重点梳理了从一线客服到网络运营工作中诉前、诉中、诉后等环节的痛点和堵点问题,利用知识图谱、NLP、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用户投诉的前置预警和处理效率的大幅提升。

用户投诉问题分析投诉预警大数据分析
基于运营商网络数据的数字乡村场景赋能研究
韩玉辉,刘 明,张 玮,张晴晴,田 园,王栋梁等

电信运营商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结合网络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外部数据集成,构建了一个以O域、B域、M域数据为核心,辅以外部数据(如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融合数据赋能体系。该体系包括数据引入层、多维度融合分析层和场景应用层3个层级结构,旨在从人口分布、网络资源利用率、营服体系效能、渠道布局优化以及产业行业发展等多个视角全面透视数字乡村现状,制定出因地制宜、因需而变的差异化优先聚焦策略。

网络数据深度解析数字乡村多维融合分析
基于运营商大数据的手机终端产品市场趋势分析与研究
颜 冰,张 恒,裴伯硙,程新洲

运营商拥有海量的数据,为终端市场的趋势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基于运营商 B 域、O 域与终端域跨域融合数据,构建用户手机终端产品应用大数据模型。结合用户画像、终端产品画像、网络性能、业务应用等维度进行大数据分析,深入研究终端市场的趋势,为相关方提供市场洞察和决策支持,更准确地把握终端市场的发展脉络,为行业的持续创新和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手机终端跨域多维分析市场趋势研究大数据分析
基于混合架构的大语言模型智能问答系统研究
陶晓英

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企业政企营销知识智能问答方向的研究与应用。在开发技术上,采用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结合大模型微调、意图识别和向量库实现问答 F1 值初步达到 78.21%,构建闭环知识图谱体系,将问答 F1 值提升到92.36%。在工程上,通过vLLM大模型加速机制提升系统性能,采取数据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安全性,通过 API 及微服务模块化架构提升系统适配性及扩展性,并将系统应用于行业生产中,有助于加速大模型在企业中的应用落地。

大语言模型检索增强生成知识图谱vLLM
基于流式计算的垃圾短信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王九九,狄秋燕,马永亮

某运营商在现网垃圾短信治理中,常采用关键字+规则的方法,难以在拦截成功率和误拦正常短信之间找到平衡。基于文本语义分析识别垃圾短信,则需要解决大数据挖掘算法、海量数据处理、响应时效等问题,因此在大业务量的集约化平台上应用并不广泛。通过算法研究、开发原型系统等工作,探索基于流式计算的垃圾短信治理技术方案,研发了一套基于Storm+Mahout架构的垃圾短信识别原型系统,完成了性能和准确率测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垃圾短信治理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流式计算
BGP MPLS VPN中CE双归属场景下路由优化研究
钟兴宇,韩 梅

BGP MPLS VPN网络架构是一种由MP-BGP技术和MPLS技术相结合的新型VPN网络架构。为了提高BGP MPLS VPN网络架构中接入层PE的可靠性,通常部署CE双归属架构,然而该方案在特殊组网下,可能会存在次优路径。详细分析了一种基于 CE 双归属的特殊组网场景,针对存在的问题部署了 OSPF 虚连接优化方案,并使用ENSP软件进行模拟仿真,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

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签交换CE双归属路由优化
SPN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探讨
段 晓,何宝影,李 哲,朱瑞杰,孙海蓬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高速建设,电力通信网提出了更高带宽、安全、可靠的通信需求。SPN是新一代承载网技术,也是未来承载网发展的主要趋势,能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业务需求。介绍了电力业务的通信需求与现有电力通信传输技术体制,分析了SPN技术的主要特点及与电力业务的适配性,并对SPN在电力通信网中的组网设计、业务承载以及保护方案进行了探讨。

SPN技术电力通信
基于变电站资源共享的边缘数据中心融合设计研究
汪振宇,时远海,刘 佳,姚俊伟,徐 林

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持续推进,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运行的基石和枢纽,其空间利用效率和设备升级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深入探讨了已建35 kV及以上变电站转型为边缘数据中心的可行性。综合考虑变电站建筑、供配电、电气、暖通、给排水系统等多个维度情况,确定变电站数据中心设计标准等级,完成了变电站与数据中心融合的设计方案研究。最后借助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变电站与数据中心融合设计的核心要点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策略。

SPN技术电力通信
业务视角安全模型评估法
丁 峰

业务视角安全模型评估法是以业务使用流程为主线,将业务实现的全过程串接起来,形成一个端到端的,体现业务使用和网络实现的全景模型,以便全面呈现业务实际使用中的安全状态,并以是否影响业务安全来评估业务安全性的一种科学方法。有助于解决传统方式在挖掘网络隐患中存在的盲点,提升网络安全。

业务视角网络隐患安全模型
物联网在智慧医院中的应用与规划
孙一卓,李 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医院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医院物联网应用要求,提出一个符合智慧医院建设要求的物联网规划方法和技术架构,并提出了未来医院物联网的规划建议。

智慧医院物联网网络规划
期刊信息
  • 主管单位:中国联通集团
  • 主办单位:中讯设计院
  • 国际刊号:ISSN 1007-3043
  • 国内刊号:CN10-1043/TN
  • 创刊时间:1958年
官方微信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中国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