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题
2022/10/21 07:30

中国信通院推出云网专线场景的自智网络能力测评项目

SNAI推委会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22年中国云网智联”大会“自智网络/AI+”分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联合CCSA TC610相关单位共同发布“自智网络领航者计划”测评项目——云网专线场景的自智网络能力测评,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主任工程师徐云斌对测评项目做了详细解读。该测评项目将基于由中国信通院牵头,联合中国电信、移动、联通、华为中兴、浪潮等单位共同编制的两项标准规范,包括《自智网络服务体验分级标准及分级评估技术要求—云网专线 v1.0》和《自智网络基础能力分级测试规范—云网专线 v1.0》。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成为引领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云网融合、智能敏捷”是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特征,加速推进人类社会迈入万物智联时代。根据IDC预测,2022年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和设备联网,到2025年将有85%的企业基础设施在云上部署。伴随这些变化,网络数据将迅速增长、业务将更加多样、组网将更加复杂,传统的人工运维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网络的发展和客户多样化的SLA诉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自智网络的理念应运而生。自智网络旨在通过端到端网络自动化、智能化的方法体系,构建网络“Self-X”能力(自配置、自修复、自优化),“将复杂留给供应商,将极简带给客户”;其“零等待、零接触、零故障”特征可以使运营商实现快速的业务上线与开通,提升网络建设规划和投资有效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与CapEx效益,帮助运营商降低OpEx。依据业界已达成共识的L0-L5六级自智评估方法,以及单域自治、分层闭环和意图驱动的核心理念,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均已提出了2025年网络自智等级达到L4级的演进目标。

云网专线业务作为自智网络的一个关键应用场景,其发展主要呈现五大特征:一是,云网产品一体化订购;二是,智能入云,网随云动的业务开通体验;三是,差异化、确定性SLA保障;四是,客户级业务管理保障;五是,安全可信。云网专线的自智网络能力测评项目主要围绕上述五大特征展开,《自智网络服务体验分级标准及分级评估技术要求1.0—云网专线》从业务订购、开通、使用、管理四大流程入手,定义自智网络服务体验的分级标准和评估技术要求,以此来牵引网络基础能力建设,促进云网解决方案逐步成熟,加速自智网络向前演进。

《自智网络基础能力分级测试规范—云网专线 v1.0》定义了三个测试场景:一是,运营环节的业务开通;二是,维护环节的监控排障;三是,优化环节的网络调优。上述场景与CCSA TC7《信息通信网运营管理智能化水平通用分级技术要求  IP网络(送审稿)》中的“运营-业务开通”、“维护-监控排障”、“优化-网络优化”三个子环节保持一致。同时,按照《自智网络服务体验分级标准和分级评估技术要求——云网专线 v1.0》中的业务需求,明确了分级测试的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每个场景从意图管理、感知、分析、决策、执行5个维度进行分解,共导出25个测试用例。

下一阶段,中国信通院将和产业界伙伴一起,以“自智网络领航者计划”为支点,积极推动云网专线的自智网络基础能力和对外服务体验的测评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

即日起,中国信通院正式启动云网专线自智网络基础能力测评项目报名,欢迎各单位报名参加。

一、测评项目

根据《自智网络基础能力分级测试规范——云网专线 v1.0》,评估测试云网专线解决方案自智网络基础能力。

二、测评流程

三、时间安排

测评报名:即日起至2022年11月5日

测试实施:2022年10月20日-11月20日

评审及出具报告:2022年11月

测评咨询联系人:

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刘老师:13522725497  liuzhiruo@caict.ac.cn

任老师:18519951617  renhuaiying@caict.ac.cn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xqQDdYjAtArv1HFHr5fQg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