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为《邮电设计技术》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电设计技术》编辑部
摘要:通感融合是6G中一个较为突出的技术方向,它通过平衡通信和感知的需求,在继承现有网络架构或重构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实现通信和感知的一体化、设备能力的多样化和节能化。对 6G通感融合的应用场景、愿景和典型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首先,从2个维度介绍6G通感融合的应用场景;然后,阐述6G通感融合的愿景及其典型技术;最后,对6G通感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关键词:6G;通感融合;应用场景;愿景
doi:10.12045/j.issn.1007-3043.2021.12.004
概述
6G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将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性能的业务体验,并将逐步向专网全面化和公专网一体化方向发展。目前,业界已经开始对6G的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通感融合可以实现通信和感知的一体化,是6G技术专网应用广域化和普及化的体现,是典型2B业务以大规模全覆盖新业态出现的具体体现方式。从应用需求来看,在通感融合的架构下,可以通过广泛的运营商基站覆盖实现感知的普及化,同时感知和通信一体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双碳落地应用。从技术可行性来看,随着通信吞吐量需求的不断提升,一方面采用大规模天线极大地丰富了空间信息资源的使用,可以满足通信的需求,也可以进行定位,这也为通感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另一方面基站的频率也向着高频大带宽方向发展,如毫米波和太赫兹,丰富的高频带宽和电波特性更加适合感知,为通信和感知提供了进一步融合的可能。
通信和感知发展的进程在5G前是相互独立、相对平行的。在感知业务需求的激进和通信向着2B发展的总体趋势下,通感融合应运而生。但是由于通信和感知在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和评价指标等方面都有极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6G通感融合中,需要考虑通信和感知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打造极简、高效、易部署的6G通感融合设备和组网模式。
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对通感融合研究投入了高度的热情。在标准方面,多家公司和高校都对通感融合标准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并输出了多份文稿。在学术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对通感融合的架构设计、波形设计及通感融合在波束管理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逐步明确了通感融合的研究路线和关键技术。